首页 > 家长 > 家教有方 > 正文

教你如何教育孩子(3)

  • 日期:2011-09-26 09:11
  • 来源: 快乐方法
  • 浏览:
  • 字体:[ ]

 

  解放周末:创新的动力往往是内心的“不安分”、不满足,你的经历,也似乎充满着“不安分”。

 

  杨澜:决定我们是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我不愿意过重复的生活,一直想变化。我的想法是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是在保守中成功。有时候回到母校,我总是鼓励师弟师妹,要创造,要创新,要有创新的勇气。我和他们讲,年轻人最大的资本不是美貌,也不是身体好,而是你输得起。年轻人更应该有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当你有一种激情的时候,你就应该为之努力,你的人生才有幸福感,哪怕要遭受失败。

 

  解放周末:阳光卫视是否是你的一次创新失败?

 

  杨澜:既然要创新,必须要有承担失败的心理准备,谁的前途都不可能全是玫瑰色。从经营上讲,阳光卫视的确没有盈利,不能算成功,但成功和失败有不同的衡量。阳光卫视是亚洲第一个华语历史人文纪录片频道。现在的很多频道,包括央视10套和上海的纪实频道,不能说没有受到阳光卫视的影响。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成功。

 

  解放周末:你提供的是一种创新的模式。

 

  杨澜:但创新就可能存在风险,既要有创新的勇气,也要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能力。经营阳光卫视,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磨炼。不过,满怀激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远远比做别人给你安排好的事情要快乐得多。约翰·克里斯朵夫说过:什么是快乐,只有创造才是快乐;没有创造,人只能是漂浮在地面上的影子。想一想,世界上从来没有的东西,因为你的努力,产生了,这是一件多美妙的事啊。

 

  解放周末: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它会给人带来极大的满足,而自我实现的过程往往也是创新和发挥想象力的过程。

 

  杨澜:自我实现,离不开激情、创新和想象力。激情是创意的灵魂。一个对生活没有渴望,没有激情的人,是不可能创造的。而创造又是个人幸福、快乐的源泉。人生的幸福在于创造。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不把钱全都留给孩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不想剥夺孩子自我创造生活的快乐。如果我儿子想当个画家,为什么非让他去经营一个媒体?这不是对他的爱护,而是强加给他人生的压力和痛苦。

 

  母亲的最大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维方式。

 

  杨澜是一位平衡高手。她既是众多人眼中的“职场完美女性”,又是儿女心中的“漂亮妈妈”。只要不出差,她每天都要抽时间陪9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一起看卡通、做游戏、学古文。在她看来,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是母亲的最大责任。

 

  解放周末:你说人生的快乐在于创造,但很多父母,包括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还是将教育表面化了。您觉得我们的教育需要怎样的文化呢?

 

  杨澜:我们从前的教育是强调表面意义的多,强调真情实感的少。我们的教育需要的是爱的文化、人性化的文化。我目前在教孩子学习《三字经》和《弟子规》,《弟子规》里面讲“(父母)丧三年常悲咽”,我儿子就觉得很奇怪,问我怎么把悲伤多少年都做了规定啊,为什么是三年?不能四年,不能两年半吗?

 

  解放周末:刻板的行为规范,其实是违背人性的。

 

杨澜:也是违背爱的文化的。如果我真怀念先人,不一定要悲悲切切三年整;如果我真担心父亲被蚊子咬,不一定非要自己躺下,先让蚊子咬个够。这样做多做作,多矫情啊。而我们的教育,恰恰是忽视了符合人性的真爱。比如过去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宣传事迹,当母亲病危的时候,某位同志坚持参加突击月,或是坚持上班、写报告、写总结,如果真是为了国家安危、民族尊严,离了你就不行了的事业,不去看病危的妈妈,也就罢了,但就为了把报告写完,参加个会议,不顾自己的母亲,这是我们应该倡导的吗?还好,现在这样的宣传越来越少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