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长 > 教子心得 > 正文

教育,要让聪明的孩子优秀起来

  • 日期:2010-03-03 10:45
  • 来源: 子女网
  • 浏览:
  • 字体:[ ]
  7月17日至18日,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与香港拓展辅导协会共同举行的一次儿童拓展训练活动中,有33名从6岁到11岁的孩子离开父母,度过了三天两夜的拓展训练时光。活动中,不少个体优异的孩子并不善于团队协作。(据《珠江晚报》报道)

 
  可否这样说,经过严格刻苦的教育训练,孩子都能成为“精密的教育零件”,具备担当重任的能力,可这些精密零件在和“社会机械”对接、衔接的时候,却因为个性太强、不适合通用规则和标准,而失去了发挥重要作用的机会。你说,这样的“零件”算不算“次品”呢?成为孤芳自赏、不愿意合作的聪明孩子,这样的孩子还算聪明吗?我看是不能的!


  想到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话:“不是把外边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成长。”也就是说,要注重孩子的创造性、适应性能力和生成性智慧的培养。让孩子凭借智力型和非智力型知识的双翼,创造最大化的社会效应。这种人才也就是时下的“十”字形人才,其中的“横”代表知识的拥有量,“竖”则代表适应性、创造性、情感意志、价值观、人格情商等元素。这种打“通”了的人才,才算是真正合格的复合型人才。古今中外,那些取得较大成就的人,多具备这两种素质。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观念在浓重的功名欲望中,孩子的“智力崇拜”被捧到了天上、走向了极端。为了让孩子聪明起来,很多家长从“零岁”就开始开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成为膜拜的教育经典。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孩子的自由快乐越来越少,而内在的孤独日益增多。成绩指标日益增多;情感发展日益受冷;那些与生俱来的坚强、镇定、合作、奋斗等最起码的人格素质都大打折扣。只看到自我需要的狭窄天空,怎能不产生自我优越感呢?我们用爱心、耐心却在培养这样的“精密型废品零件”,的根基是甜蜜的,果实却是苦涩的,这种反差真的让人十分痛心。


  希望和学校在注重智力开发的同时,也注重一些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多从人格、意志、情感、理想和情商等方面发展孩子的协调能力,融入社会的能力、特别是要借助暑假,多为孩子进行一些人格锻炼。我想,这才是孩子和最需要补充的“优秀能量”。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