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学好物理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和科学方法

  • 日期:2020-11-30 14:43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中学物理教学法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心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炬。”而在学习方面,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很多学生在学习上都依赖于老师:课前等老师,课中等老师讲,课后等老师布置作业,这种学习态度不正确。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教育对象能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此,正确的学习态度应该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心理研究表明:我们可以掌握10%的阅读内容,15%的听内容,80%的亲身体验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在学习上,我们决不能等待,我们必须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动手动脑,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准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基础;学物理学重在理解,在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物理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使物理概念与规律有一个深刻的“物”基础。注重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推导过程,也要注重对物理概念、定理和结论的推导过程,只有搞懂了道理,学会了追根溯源,才能真正理解。不务正业,只会机械地背诵几个结论,学得不好。不要用看大量的例题,做大量的习题来取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则。将做题作为学习物理的核心内容,只会使我们局限于解题范围内去形成基本概念,理解基本概念的含义,使得掌握的物理量非常片面、零碎,以致于很难用头脑里的知识去解决已做完的作业之外的物理问题。根据我们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充分认识和复习,做一定量的习题是有必要的,但不是越多越好。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的原因在于题目做得太少。所以要花很多时间来做题。解决一个问题,记下一个解决的方法。这类学生虽然头脑中有许多解题方法,但一旦遇到自己没有见过的“生题”,头脑中所记的各种题型的解法与不熟悉的情景对不上号,仍然没有办法,于是就更加认为自己做过的题还不够多。事实上,这些学生也许根本就没有找到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的症结。若对某些基本问题和较简单的习题,自己经过仔细分析,独立解决,并对解法依据、解法步骤、基本概念、基本法则等,都有了深刻的了解,那么他就具备了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解决一定量复杂问题的锻炼中,一般就具备了较强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再碰到“生题”,便能迅速地抓住问题的切入点,“生题”也就不再“生题”了。
 
学好物理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和科学方法是关键。笛卡儿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学物理也要重在学习思路和方法,学好思路和方法,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提高解题能力。在此意义上,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要比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更为重要。物理学中,各个板块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例如说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用分析思维:有了问题解答的一般思维,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就不会陷入混乱,无计可施。在解决物理学问题时,也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常用的科学方法有:理想模型法、等价法、微元法、守恒法等。例如“功与能”的三个关系式:①动能定理:(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度量)②重力功:(重力功是重力势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③重力以外的力:(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使用的是守恒法。很明显,如果懂得运用这些科学的方法,那么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就可以有一定的方向,就可以走上一定的轨道,从而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养成以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必不可少。
 
找出一个完整的物理过程,建立一个清晰的物理场景,是分析问题的“灵魂”。所以做题前先弄清楚完整的物理过程.假如物理过程不清楚,也就不能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我们就更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果我们通过审题,弄清楚了,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就能找到问题的入口。所以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过程不清不动笔。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一是通过审题,找出物理过程中每一个细节之间的联系;二是抓住实质,剔除次要因素;三是注重抓住关键句,挖掘隐含条件,对关键句用笔标出其隐含条件。
B.分析问题的制图必不可少,制图是分析问题的“巧手”。物理学形象突出的特点是物理学知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把抽象抽象成具体的巧手,通常都是这样:有的同学听了老师讲的物理学思想基本能跟上,但自己独立做作业时,常常无从下手。经过仔细的分析和了解,发现他们在听课时,忽视了老师讲解的思路,喜欢把解题步骤记录下来。忘记老师的分析程序图、力分析图等物理示意图。因此解题时也就没有了做图的习惯,当然这些学生在解题有困难的时候,老师只要给他们画一幅情景图,思想大多是豁然开朗的,可见,做图可以与知识发生共振,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和流畅。
 
③坚持做题后总结。特别是在完成了一道题之后,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我们要抓住“领悟法的最佳时机”。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有什么重大困难?哪里能做得更好一点?为什麽我没有意识到呢?为了看清这点,我需要了解什么?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在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时,这里有什么可以学到的窍门吗?好的问题意识是通过归纳总结而培养起来的,相反只有热诚而忠实地解决问题,就会事倍功半地解决问题。测验中许多题目似曾相识却百思不得其解,可见,平时解题时,不能只注重问题的数量和结果,而应注重题后的思考多一些。
 
要养成“问”的习惯尤其重要,常言道“勤能补拙”,“问”也可以补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掌握知识的深层含义,使我们的思维更加开阔,更加敏捷。可以我们大多数同学,遇到问题时,也许是“怕”老师,“怕”面子,不愿吃亏,也许是别的问题。这种心理障碍,使一些同学,每堂课都可能留下“剩菜”,或者在大多数题目上留下疑问,从而使前后知识不能穿插,也慢慢地失去兴趣,直到最后放弃。另一门课也避讳“闭门造车”。有时候不但没有制造“汽车”,反而误入歧途。唯有通过“问”,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问”,我们不但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且还可以学到一些思维方法和经验,所以我们在学习时必须坚持“问”,同时也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学习作风,一旦学到了东西,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总而言之,我们在学习中,要正确摆正学习态度,吸取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减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也是减轻课业负担,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良策。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