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一本书的内容和出版商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 日期:2020-11-18 16:47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精读读法之策略。

浏览整部书
翻阅全书是精读的序幕,目的在于大致了解阅读的主要内容。阅读范围包括封面信息,内容摘要,目录,前言和后记。每部书都有主题和重点,浏览就是要抓住重点,弄清楚结构,以便形成总体的认识,为进一步精读打下基础。
一、查看封面资料。
取一本书,首先要看其封面,封面一般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分别是书名、作者、出版单位。
(1)标题。
书名中,往往可以更具体地说出该书的内容。一般来说,书名有虚实之分。虚幻的,往往采用比喻或象征的手法,隐含整部小说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如《红与黑》;虚幻的,常常直接运用与内容有必然联系的事件、人物、地点,如《包法利夫人》、《水浒传》等。无论是哪一种,作者在确定书名时,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斟酌的。这样,阅读者就能通过书名,了解作者的寓意,从而把握住书名所蕴涵的意义。
孟子曾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乎?”经过对书名的思考之后,接下来应该去了解一下作者。假如读到的是熟悉的作家,以前读过他的作品,那么对他的作品的语言、写作手法等方面就比较熟悉,再读一遍他的作品,就如同和老友见面一般。第一次读到他的作品时,要像认识一个新朋友一样,要抱着认识的态度去认识。
三、出版单位。
阅读应该先看出版商。或许会有人觉得奇怪,一本书的内容和出版商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答案是肯定的优秀的阅读者应该能够以出版者的身份判断图书内容属于哪个学科领域。一般而言,我国出版单位在出版方面都有侧重。例如文学出版社、文艺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以文学和艺术为主;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以大、中、小学教育为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以各种古代文献为主;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以科技知识为主。因此,读者可以通过出版社对图书内容进行初步判断。
二、查阅资料源和目录。
摘要,是指对全书主要内容的概括、精炼,并指明其主要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简明文字。摘要虽然篇幅较长,往往只有三句话,但能够帮助阅读读者判断书中内容的好坏。在摘要上,如果发现本书与自己的关系不大,或者与自己已经非常熟悉的内容不相关,可以不去读;如果认为只需大致了解即可,可以粗略浏览;如果认为其中某一方面的知识是自己目前所需了解的,可以重点关注这一部分。假设阅读内容提要还不能判断书目的阅读价值,那就需要阅读目录。与内容提要相比,目录是全书内容的纲目。更加详尽,包含了更多信息。从很大程度上讲,学习与其说是知识的积累,不如说是在书海中寻找所需知识的技能,而书目正是寻求知识的“入门”之路。
读目录有三个好处。首先,书目是对书本知识的高度提炼和浓缩,具有很强的概括性,通过阅读书目可以了解全书的要旨和各部分内容。二是从整体上把握全书的结构布局,明确全书与各章、各节的逻辑关系,从而体察作者写作此书时的思想脉络和行文风格;其三,从书目的客观表现和主观需要两个方面来判断该书的价值。就客观表述而言,书本上所介绍的知识,哪些是主要的、重点的,哪些是次要的、粗略的,都将在目录中体现出来;而从主观需求而言,阅读者可以从目录中寻找他们所需要的。因此,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可以更好的进行选择,并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对自己急需了解的内容和章节。
3.查阅前言和后记。
普通书籍都有序言,但是不同的书籍往往有不同的表述,可以说是序言,序言,作者的话,出版说明等等。前言部分有编者撰写的,有名人代写的,也有出版社代写的。所起的作用是介绍本书适用的阅读对象,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目的,写作体例等。因此,在正式开始阅读之前,先读一读前言。具体来说,阅读序言具有以下作用:第一,了解本书的读者对象,判断它是否适合自己;第二,了解作者写作的原因、背景和目的,以理解本书的主题;第三,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以抓住重点和难点;第四,了解部分序言(主要是指非作者所写的序言,如出版说明,译者的话等),以便于读者了解其优点和缺点。
第二章,浏览本章。
翻阅一章是真正介绍一本书实质内容的开始。浏览全文时,重点把握关键词、摘要、标题、讨论、图表等有代表性的内容。第一、二章的起首段和结尾段也是扫读的重点,因为两个段落一般都是概括信息,而扫读的价值就在于,抓住整个章节的概括内容,例如,主题、重点、逻辑结构等等。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