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如何加强学生预习方法

  • 日期:2020-11-18 16:26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如何有效预习?

课前准备是自学的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先导,是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行为,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有些学生很少主动看书,老师布置回家学习的作业等于没有作业给他们;面对预习,有的同学拿出参考书把内容抄进书里,有的甚至直接在课堂上使用。真正预习的学生很少,即使预习,也是抄袭。那么,如何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真正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呢?
首先,指导准备方法。
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备考要求。我来分别说说低中高三年级的准备情况:
(一)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预习能力。
1、要“建立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预习方法”。低年级的孩子,尤其是高一的孩子,根本不会预习,应该教他们预习的方法。根据第一阶段课程标准的要求,预习的主要任务是借助拼音流畅地阅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生词,并把单词画出来。拼圆画的生词,读准读音,看清笔画顺序,思考背字形的方法。通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落。想想你读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我教高一的时候是这样做的:把这些预习任务打成小纸条,让孩子贴在语文书的第一页,按要求一步一步预习。为了帮助孩子明确备考的步骤和要求,我还特意用2-3节课指导学生备考。比如在预习要求中,“联想记忆字形的方法”,首先要带领学生梳理自己学过哪些记忆字形的方法。有加一加,减一减,还有交换。
部件,比较,构词法,猜谜语等。,然后观察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记忆不同的单词。有的孩子在预习的时候写下了几种识字方法。然后你就可以让学生按照预习提示自己预习了。经过几次自我预习,学生可以在没有预习技巧的情况下预习。
2.提高预习效率,评价学生预习效果。根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我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指南,分为基础呈现(单词)、能力培养(阅读)和积累应用(综合练习)三个部分。学生使用基本呈现的练习评价方法来测试他们对新单词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据能力培养部分提出的问题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大大提高了预习效率,也有效解决了一直困扰大家的预习检查。
3.教学生读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预习的最高境界是学生能读能学。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看书。从二年级开始,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单词的意思,思考课文的内容,鼓励学生查找信息,让孩子带着问题看书。一段时间后,抓住课文中课后练习提出的问题进行预习已经成为孩子们的习惯。
(二)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我们的中学应该分为这些步骤:
1.第一次读课文。在拼音的帮助下,你可以阅读新单词的发音,并对文本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这样你就可以正确流利地阅读它们。
2.通读课文。用笔画画出看不懂的生词和由生词组成的生词。借助字典或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
3.再读一遍课文。根据课后思考的问题,阅读和思考。边读边想,边读边想。
4.仔细阅读课文。首先仔细阅读每一个自然段落,然后思考段落之间的记忆联系,同时综合考虑整篇文章,既能梳理出每一小段的主要内容,又能基本了解整篇文章的梗概。预习这一步,要谨慎,要有重点。
5.勇于质疑。以上预习中你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在书上画出来或者写下来。老师上课的时候,注意听。如果还是不明白,可以通过提问解决。
(三)高中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高水平的语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只有课前充分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给学生布置作业。工作内容可以是:
(1)阅读课文,注意生词和生词,通读课文;
(2)想想你读过的,不知道的,标出来;
(3)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尽量分段总结段落意思。
另一种是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自己做准备。既然是高三学生,就应该给他们预习一下。学生可以把自己的预习结果记录在预习本上,有对单词的理解,对课文中关键句子的理解,以及分段和意思。上课时,学生的预习书是打开的,他们把老师的讲解和写字记录在黑板上。这样课后复习就更方便了。
二、检查预习的做法。
检查学生的课文预习是预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叶圣陶先生曾说:“预习原著是很常见的,但要收到实效,方法一定要实用,考察一定要认真。”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预习习惯的培养,自学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考试和预习。检查预习情况有多种形式:有时是课前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教学过程,有时是课内检查,即围绕解决预习大纲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1、课前让各组长检查学生的课本和预习笔记,了解动手情况。
2、教师可以提问,让学生回答,了解情况。
3.让学生提出难题,讨论,理解他们的思维。
4.听写单词,学习新单词等等。
5、采用检测的方式进行检验。比如某一节课,我改变了以前不呈现预习大纲的做法,而是让学生自己预习,但我明确告诉学生,明天新课前要考试,考试题目和课后习题中的问题差不多。从学生的考试情况来看,我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有预习,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根据考试中的问题开始教学,用这种方法来检查预习。我觉得这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就是课后一定要把问题弄懂,也可以减轻一些老师的负担。
总之,课前预习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准备,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课前准备,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