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的水中生活动物

  • 日期:2020-11-13 14:00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初中生物知识点陆海生物。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的陆生动物。
1.陆地环境的特点和陆地动物的适应;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因此,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通常有防止水分流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有角质鳞片或指甲,昆虫有外骨骼。[鳞片、指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流失)]
(2)陆地动物不受水浮力的影响,一般都有器官支撑身体和运动。[带有特殊运动器官]
(3)除了蚯蚓等动物,陆生动物一般都有各种呼吸器官,如气管、肺等,它们可以在空气中呼吸,位于体内。[带有特殊呼吸器官(蚯蚓除外)]
(4)陆生动物一般都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及时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2.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潮湿土壤中,通常在晚上出来,以植物的枯叶、腐烂的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通过肌肉和刷毛的配合,身体在能分泌粘液并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上蠕动呼吸。你可以根据腰带(也叫生殖带)的前端来判断开始和结束。3.蚯蚓体分割的意义:可以使蚯蚓体灵活移动,容易转弯。
4.用手指触摸腹面附近的腰骶关节,有一种粗糙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面有很多小突起,是刚毛。刷毛的作用是配合肌肉完成运动。
5.蚯蚓在湿润土壤深层挖洞的原因:湿润的土壤可以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繁殖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食物和躲避敌人的栖息地。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所以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深层土壤中。
6.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经常用浸泡在水中的湿棉球轻轻擦拭蚯蚓的表面,以保持表面湿润: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着能分泌粘液并一直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7.大雨过后蚯蚓会陆续爬到地上。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挤走土壤中的空气,迫使穴居蚯蚓爬到地上呼吸。
9.蚯蚓的呼吸过程:蚯蚓的体壁上密布着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首先溶解在体表的粘液中,然后进入体壁上的毛细血管。体内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的毛细血管从体表排出。
10.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组成的动物被称为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和水蛭。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的水中生活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有150万种,根据有无脊椎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生活环境,可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物。
2.最常见的水生动物是鱼。另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等;2软体动物,如鱿鱼、章鱼;③甲壳类,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乌龟(爬行动物)等水生动物。
3.鱼类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可以通过游泳获得食物,抵御敌人。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鱼是鲱鱼、草鱼、鲢鱼和鳙鱼。5.鱼是低等脊椎动物。
6.鱼的形状是梭形,可以减少游泳阻力,适合游泳。鱼分为头、干、尾三部分。
7.游泳时,鱼主要靠躯干和尾鳍左右摆动打击水流产生前进动力,其他鳍起辅助作用。鱼运动时,胸鳍和腹鳍可以保持平衡,尾鳍可以决定鱼的运动方向。
8.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中有许多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离开水时不能展开,缺氧而死。这是水不可或缺的主要原因。
9.鱼的鳃是鲜红色的,因为它们富含毛细血管;鳃丝多而细,可以大大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0.水从鱼嘴流入鳃,再从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当水流过鳃丝时,溶于水中的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而二氧化碳从鳃丝排入水中。因此,与通过口腔流入的水相比,通过鳃流出的水含氧量更低,二氧化碳含量更高。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