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怎样学好小学数学?兴趣、习惯、理解和基本功!

  • 日期:2019-04-16 09:37
  • 来源: 抚顺市小学数学
  • 浏览:
  • 字体:[ ]

  学数学学习应该关注的重点依次为:兴趣、习惯、理解,最后才是基本功。

 

1
兴趣

 

对于儿童而言,最现实的学习内驱力就是兴趣,不是分数,也不是老师、家长的表扬奖励。虽然有不少老师、家长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很多人的策略往往还停留在培养孩子低水平兴趣之上。

 

如何培养孩子较高水平学科兴趣?

 

研究表明,孩子的兴趣发展有这样一个过程:

 

 

兴趣发展链

 

有趣(好玩)→乐趣(爱好)→志趣(理想)

 

① 有趣(好玩)

 

对于孩子而言,兴趣首先来源于感到某样事物有趣、好玩,这是较低水平的兴趣。现在不少教师、家长主要着眼于这个层面,比如,通过动画、游戏等形式提升孩子的学科兴趣。当然,这样的形式肯定是需要的。但是,如果完全指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孩子兴趣是不够的。

 

②乐趣(爱好)

 

乐趣意味着对某样事物产生爱好。怎么能形成乐趣?乐趣是一个人经受挑战尝试、探究成功后获得的成就感,智力活动的愉悦感。有了这样的学习体验,他的兴趣就会提升一个层次。

 

③志趣(理想)

 

兴趣的最高水平是志趣,这就上升到理想层面了。当然,我们不要求小学生就能达到这个水平,或许个别学生可以达到,但从整体而言,小学阶段的学生一定要培养他对学科的乐趣。

 

 

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对数学学科的乐趣呢?

 

其实很简单,功夫就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每天孩子放学回家,针对数学学科,与孩子交流当天的学习收获,家长可以不断给予鼓励。孩子开始学习加法了,家长说:“好,恭喜你进了数学的大门了。”过几天,孩子学了减法,家长继续鼓励:“有进步啊,会加上来,还会减回去。来去你都会了。”学了乘法,家长说:“了不起,100个2连加,多麻烦啊,用乘法一秒钟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等到学了除法,家长说:“哇,加减乘法都会了。”小学数学的每一个基本核心知识点,几乎都能找到令儿童激动的理由!家长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看到在不断进步,启发他去体会学习乐趣。这样的交流岂不是比单纯告诉孩子“好好学,考个好分数”有效得多?

 

2
习惯

 

通用学习习惯

 

①集中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令很多家长头痛的问题。为此,不少专业人士开发了各种专业训练方法,不过这些都不是家长容易上手掌握的。其实,有更简单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欣赏,这是每个家长都可以做的。而且一举数得,既锻炼了专注力,又培养了观察力与表达力。

 

生活中无时不刻都有可以观察的东西,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比如,孩子喜欢小动物的话,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小动物的形态体貌特征等,从整体观察到局部细节,让他说说看到了什么,随后家长可以挑出一些孩子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告诉他。这样的训练旨在帮助孩子形成较长时间的注意力。

 

进一步,家长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个“小任务”:这个问题你可能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一个很重要的需要去解决的问题!由此引导他通过观察去想办法解决问题。任务驱动、问题驱动下的持久专注,是可以逐渐迁移到学科学习过程中去的。

 

②关注效益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形成时间观念。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孩子每天做作业前,在他面前放上一个闹钟,让他自己记录完成作业所用的时间。要让孩子知道集中精力认真完成作业才有时间玩。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劳逸结合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对策。家长应该相信:会玩的孩子,特别是会动脑筋玩出花样的孩子才会学习。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自身要树立榜样,如果家长是一个很有时间观念,做事注重效益的人,自然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③独立思考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话题和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说说,这个问题他是怎么想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首先要耐心倾听,不要打断孩子的叙述。当孩子说完了他的想法,家长不妨引导他从其他角度再多思考思考,产生新的想法。独立思考能力是所有学科学习所必备的能力,在理科学习中尤为重要。

 

④自觉预习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参与孩子的预习过程,而更应该关注孩子的预习后效。比如,孩子告诉你在预习过程中哪里没有搞懂,家长不必急着讲解。这样孩子带着问题去听课会更有方向性。等到孩子放学回家,家长再关心他是否把昨天困惑的问题弄明白了。这个过程旨在让孩子养成自学习惯,鼓励他通过预习不断发现问题,并在课堂上解决问题。还可以让孩子说说为什么预习时没看懂、没想明白,课堂上是怎样通过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搞懂的。启发孩子讲述学习的过程与体会,实际上是在帮助他积累、总结学习的经验。

 

⑤及时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家长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帮助孩子整理错题,指导孩子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本。到了期中期末考试前,重温一遍曾经的错题,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这是最高效的复习过程。家长应该相信:错误离成功最近,重温曾经的出错与纠正是最具针对性的复习方法。

 

⑥自定计划

 

这项习惯可以从孩子三年级左右开始培养。比如,孩子放学回来后,让他自己安排课后时间,打算用多少时间做作业,多少时间娱乐等。除了作息计划,家长还可以引导他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课外想学什么内容,每周花多少时间练习等,让学习成为一件有目标有计划的事。这个过程中,孩子制定的计划可能会变,家长不必干涉,因为制定、调整计划本身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它的好处在于让孩子清楚自己曾经做了哪些改变,怎样的计划、目标适合自己,这对于将来从事任何工作都是有好处的。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