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2017年中考作文复习第六讲:立意——切合写作意图,让立意深刻

  • 日期:2017-06-30 08:49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第六讲 立意——切合写作意图,让立意深刻“千古文章意为高”。这里的“意”就是文章的中心或主题。“意”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立意的高下,直接关系到一篇作文的优劣。在各地的中考作文评价标准中,“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思想健康”是好文章的必备条件,真正上档次的文章还必须做到“立意深刻新颖”。,          技法荟萃)技巧一:勤于点题批阅应试作文与品读文学作品在心理上存在很大差异,为加深阅卷老师的印象,中考作文的主旨一般以外显为上,不宜含蓄隐晦。为此,对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类,要自拟一个醒目甚至夺目的标题;不论哪类作文,“首句标其目”,开篇都要尽快入题;中间部分“亢节之处,妙在一点”,不失时机地回扣题意,点明中心;结尾“卒章显其志”,画龙点睛,或概括或深化。这就能始终给人以结构严谨,紧扣题旨之感。如:中考作文“和_____________在一起”,某考生先以题记点题,接着分三个段落,按时间顺序描述了“和妈妈在一起”的三个生活片段,每段末尾分别小结:“老妈——我亲爱的保姆,和你在一起,真的很舒服”“老妈——我可爱的朋友,和你在一起,真是快乐无比”“老妈——我敬爱的老师,和你在一起,还真能学到知识”,篇末再呼应开头和题记:“老妈,我真的喜欢和你在一起,今生今世你陪伴我,我陪伴你。”纲举目张,立意鲜明。技巧二:抬头向前情绪偏激,看问题主观片面,态度消极悲观,趣味低级,思想境界不高……这是考生在中考作文中一不小心就会步入的雷区。它们有的源于考生本身的人生观、世界观违背主流思想,有的源于考生试图标新立异结果弄巧成拙,有的则源于考生对中考作文题的认识不太到位。中考必须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样需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所以,不能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说真话抒真情,但又不能矫揉造作或无原则地信口开河;不能过多反映“赌博”等“另类”“低俗”的生活,要心理阳光,积极向上。如: “我多想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写“我多想自杀”“我多想早恋”“我多想离家出走”之类,肯定会被“打入冷宫”。技巧三:标新立异嚼过的馍馍没味道,平中见奇,标新立异往往能一招制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积累并多角度地思考生活,展开丰富的联想;必须使自己的思想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聚焦时代新风、当代科技、杰出名人、前沿理念;必须学会反复比较,精益求精,体现独到见解;必须学会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观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新的主张;必须懂得巧妙地变换角度,科学地“反弹琵琶”(反其意而用之)。如:中考作文“我渴望________________”该怎么写?某考生独辟蹊径,写“我渴望受罪”,因为,年轻时经受磨难,坎坷就会为“我”折腰,自我价值就能实现。这样的立意就让人耳目一新。技巧四:以小见大看问题的深度对一篇作文而言,至关重要。要学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探究,用心灵去审视,用情感去抚摸,让素材接受思想的光照,发掘生活的真谛。如写记叙文,可以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揭示出事情的普遍意义;写议论文则探究根源,辩证分析,指出危害……一滴水里见世界,以小见大更是一种常用的构思方法。譬如可以透过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一组小物件、一只小动物等等小题材,看到一份浓浓的人生情感,一种极其可贵的品德,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等等。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如:作文“墙的故事”,某考生以“墙”为载体,写它当初的“斑驳”,检查团来时的“亮丽”,检查结束后的重新“老去”,从而道出了某些体制的弊端,见解不可谓不深刻。【佳作欣赏】家乡的个性好久没回家乡看看了,虽然城市的生活便捷,却仍是想念家乡 。终于,在一个周末,我和爸爸坐上回家的车。(起笔交代时间、人物、事件的起因,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哦,到了!我的家乡在一些错落的小高楼中十分显眼,那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在灯光下宛如一条轻盈的绸带,让人感到一种空灵的美。我原本浮躁的心忽然沉静下来了。(写法上有鲁迅《故乡》的痕迹,只是心境完全不同。)走近小河,一只小鸡摇摇晃晃地走着,看见我,却也不闪躲。(描写生动形象。)拐过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便映入我的眼帘,菜地中散落着农作的人们,突然,我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了。我觉得自己冒失地闯进了这宁静的圣地,不禁加快脚步,不愿破坏这份古朴的美。(初显家乡的“个性”。)回到家,爷爷欣喜地笑了,笑声爽朗。奶奶则忙着烧饭,他们用的仍然是烧柴火的炉灶,他们不愿改用煤气灶。奶奶倒下菜油,一种奇异而浓郁的家乡特有的香味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真香!”我忍不住赞道。奶奶直了直腰板 ,说:“这可是我亲手种的油菜榨出的油啊。”她的脸上掩不住自豪。(再显家乡的个性。)晚饭是在院子里吃的,爷爷喝的,是他自酿的酒。夕阳被粉红的云霞簇拥着,美丽的云霞轻轻划过这淡蓝色的天际。落日把橘黄色的余晖洒在门前的老松树上,也洒在爷爷身上。(生动的景物描写呈现的正是一份淡然。)爷爷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酒,不像城里酒席上宾客的豪饮,他总是喝得很慢,品得很深……入夜,屋外一片漆黑。路上没有一盏路灯,似乎不愿破坏这份乡村的宁静。“装了灯,哪能看到这么多星星哟!”奶奶总这么说。我仰起头,果真看到繁星缀满天空,是我久违的天空。“城里太吵太亮了,星星还是喜欢待在我们这里呢!”奶奶得意地笑了。(处处扣题。)我闭上眼,想忆起城市,却只记得那浅灰色的天空,冰冷的钢筋水泥,和那匆匆而过的僵硬面孔……城市总是如此千篇一律。(对比着写才凸显家乡的不同。)我重新睁开眼,只见一片漆黑,但我似乎又看见酣睡的村庄,隐约听见小河流淌声。家乡的个性就如这条小河一样,淡然、古朴却又固执。小河不知疲倦地流了许多年,我知道,它仍会这样快乐地流下去……(既点明了中心,又有很强的表现力,耐人寻味。) 【亮点扫描】选材精,角度新,立意深。“家乡”是什么?在张寒晖心中,她是由“森林煤矿”和“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组成的东北松花江;在潘安邦心中,她是由“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编织的澎湖湾;在韩红心中,她是由“一座座山川相连”形成的青藏高原……在小作者心中呢?她“淡然、古朴却又固执”,你看小河在静静地流淌,小鸡见人并不闪躲,农人在菜地里自由地劳作……最有代表性的是爷爷奶奶,他们用的是旧式的炉灶,吃的是亲手种的油菜榨出的油和自家酿的酒,照明的是满天繁星而不是破坏宁静的路灯……文章没有写大众化的“物产富饶”“人民勤劳”“经济发达”等等内容,而是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笔,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这些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充满温馨气息和生活情趣的“个性化”小场景,表现的却是颇有深度的大主题:“传统”与“现代”能不能融为一体呢?这样的文章也就留给了读者一种久违的惊喜和亲切,一份别样的甜美和温暖,一个深长的思考和回味。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