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必修四》中必考的知识点,看这一篇就够了!

  • 日期:2017-06-28 13:33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高考考纲要求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作用


一、哲学是什么

1.哲学是什么

产生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本义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任务

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与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与具体知识的关系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功能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区分:①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哲学的功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从哲学的本质看)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主体

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

是哲学家研究的结果,并非人人都有

特点

零散的、朴素的

系统化的、理论化的

联系

①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错误倾向

①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②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①整个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即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和主观世界(即精神世界、人的思维)。

②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不是个别看法和个别观点,是有共同性、一般性、根本性的观点。

★关于方法论

方法论

含义

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例如“刻舟求剑”的故事:“世界是静止不变的”是世界观,“用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眼光看问题”就是方法论)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哲学产生的基础看)


哲学

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特定领域

任务

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联系

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错误倾向

①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替代论)

②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取消论)

★误区警示

①人人都有世界观,因此,人人都懂哲学。(×)        ②世界观都是正确的。(×)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⑤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⑥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3.哲学与时代、社会的关系

哲学与文化的关系

哲学是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哲学)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文化(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哲学),文化(哲学)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哲学)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哲学与时代、社会的关系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决定、反映)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反作用)

★哲学有正确和错误、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正确反映”,才是“时代精华”(真正的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而不科学的哲学则是“错误反映”,是“时代糟粕”。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百家争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②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高考考纲要求

生活智慧与

时代精神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一、哲学基本问题

1.全面把握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

是什么

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为什么

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其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怎么办

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2.准确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相似说法

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谁先谁后;谁决定谁

意义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分类

唯物主义

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

注意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两大阵营、两大基本派别、两大基本观点


3.准确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相似说法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分类

可知论

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

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庄子、康德、休谟)

★注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二、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唯物主义

含义

世界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合理性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

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合理性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基本特征

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意义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①赫拉克利特:火产生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

②德谟克利特:创立原子说,认为不同形态和重量的原子构成不同的事物。

③荀况: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④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⑤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如何理解近代形而上学的局限性

①机械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都理解为或归结为机械运动(在这个意义上,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叫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②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只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片面的)。

③唯心史观: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认为少数英雄人物的主观意志能够决定历史的进程)。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主要包括十七世纪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十八世纪法国的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以及十九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近代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①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②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三、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唯心主义

含义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

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是世界的本原

合理性

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局限性

把人的主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是错误的

客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

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合理性

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局限性

把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是错误的

★主观唯心主义: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②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③王守仁: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④《坛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⑥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客观唯心主义:①子夏:生死有命,富贵在天。②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③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④柏拉图:世界的本原是“理念”,现实中的事物都是“理念”的摹本。⑤黑格尔:“绝对精神”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基础。⑥宗教:上帝通过七日工程创造了天地万物和人类。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

存在决定思维(二元论是错误的)

主要

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唯心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二元论是错误的)

辩证法

联系、发展、全面、承认矛盾

从属

形而上学

孤立、静止、片面、否认矛盾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高考考纲要求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基础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自然科学

前提

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

理论来源

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的实践观

统一①

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从内容上说)

唯物主义(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

统一②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从内容上说)

自然观(自然界是物质的)

历史观(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统一③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即阶级性)的统一(从作用上说)

科学性(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革命性(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注意: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实现三个统一(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科学性和革命性),就在于其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


三、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精髓

实事求是

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哲学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含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哲学思想

三个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

含义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哲学思想

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依据——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考纲要求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产生: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猿→人→人类社会→人的意识

存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发展: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注意: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

②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也具有物质性。


2.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的独立性、根源性、客观性)

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把握这一概念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的可知性)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注意区分



区别

联系

物质

概括了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特性,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

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物质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

具体物质形态

除了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有生有灭

客观

实在

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共同特性的概括,不包括意识现象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客观存在不仅包括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意识现象

客观

存在

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运动和

物质

辩证关系

错误观点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承认运动否认物质而唯心主义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①黑格尔: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②毕尔生: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③柏格森: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④《坛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区别

含义

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静止,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特点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联系

静止是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割裂运动和静止关系的观点

①惠施: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②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③欧布里德: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借钱的我。

④僧肇: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⑤芝诺:飞矢不动。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理清一条线索: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固有的

不是外部强加的(主观意志、神的旨意)

规律是一种联系

本质的

不是表面的、现象的、外在的

必然的

不是偶然的,是确定不移的

稳定的

不是暂时的、多变易逝的

(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世界观

客观性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集中体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上(唯心主义认为规律是外部力量强加给事物的)

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注意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原因:人有主观能动性)

★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②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高考考纲要求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物质决定意识

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物质决定意识

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内容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本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注意:①高等动物(如黑猩猩)的心理≠人的意识,意识是劳动和社会的产物。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动物、智能机器人、狼孩等都不可能产生人特有的意识。

③意识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区别在于,正确的意识是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错误的反映。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

特点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区别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主动的、有选择的;反映外部现象,把握本质和规律;复制当前、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理想或幻想的世界)

表现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可知论正确,不可知论是错误的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重点把握:(通过意识)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

具有指导作用

含义

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地位

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极大的)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注意:①意识的能动作用≠直接作用,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②从性质上看,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三、规律的客观性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

世界观

客观性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体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上(唯心主义认为规律是外部力量强加给事物的)

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有其规律

方法论

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主观

能动性

世界观

含义

又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内容

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

“想”

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做”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精神状态

方法论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世界观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②认识和利用规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反对

既要反对否定主观能动性,把人变成规律的奴隶的消极宿命论,又要反对不顾客观规律,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误区警示①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的。(错误。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规律会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②规律有好坏之分。(错误。规律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可以产生消极的作用,但不等于规律有好坏之分)

③任何联系都是规律。(错误。规律是一种联系,但不是所有的联系都是规律,只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才是规律)

④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错误。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世界观

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客观规律性和

 

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人有主观能动性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含义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原因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②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要求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区分:从范围上看,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反映、反作用)>意识的反作用。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高考考纲要求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实践

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

认识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一、实践

1.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主体

人们(动物的活动是一种本能,不是实践活动)

对象

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基本含义

物质性活动(不是纯主观思维活动)

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活动(最基本)、社会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

★注意:教育、艺术活动是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则是主观思维活动,不是实践活动。


2.实践的特点

客观物质性

一是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二是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能动性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体现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两个方面)

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指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性指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观

方法论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能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推动实践的发展

树立正确认识,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错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不打不相识;②吃一堑,长一智;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④近山识鸟音,近水识鱼性;⑤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⑦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⑧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区分:认识的来源和获取认识的途径(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客观事物自身、多数人的观点、权威人士的观点(两个“凡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都不能作为检验标准,只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才能作为检验标准。①说了不算,做出来再看;②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④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⑤真金不怕火练,事实胜于雄辩。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归宿。①学以致用;②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③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


三、真理

1.真理和谬误

对立

真理

主观同客观相符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谬误

主观同客观不符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统一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真理的属性

属性

客观性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的客观性①“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是把主观需要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是错误的。②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③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④无论是谁,只要其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他就拥有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强权就是真理”、“多数人认可的就是真理”是错误的。

★真理的条件性表明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真理的具体性: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的统一”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历史的统一”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


四、认识过程

世界观

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方法论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注意: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②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并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和上升。


★《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表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4、5)

世界的本原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6)

认识世界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7、8、9、10)

世界的状态

联系、发展和矛盾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11)

社会的本质规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价值观(12)

个人和社会关系

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高考考纲要求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

联系(总特征、基本观点)

孤立

发展(总特征、基本观点)

静止

全面

片面

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实质与核心、根本分歧)

否认矛盾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普遍性

世界观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事物之间);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也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整个世界)

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

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客观性

世界观

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仍然是客观的)

方法论

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反对

主观臆造联系(诡辩论)、无视割裂消灭联系

多样性

世界观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现象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反对

只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之间的中间环节

★关于联系的普遍性

①联系是普遍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②世界上每一具体联系又都是有条件的,并非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

★关于联系的客观性

①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是联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8就是发,4就是死;乌鸦叫丧,喜鹊报喜;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指纹、手相决定人的命运。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关于联系的多样性

①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②反对:无视客观条件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

相互区别

含义不同

整体

事物的全局(空间)

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时间)

部分

事物的局部(空间)

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时间)

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地位

整体——主导、统率

部分——被支配、服从和服务于

作用功能

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

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各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

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密不可分

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

相互影响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方法论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反对

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只看到局部而无视整体或只看到整体而忽视局部

★符合或违背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观点:①盲人摸象。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③一着不慎,满盘皆输。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⑤坐井观天,井底之蛙。⑥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⑦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⑧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⑨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2.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和要素辩证关系

世界观

含义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即部分(一定意义上)

基本

特征

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方法论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反对

用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田忌赛马分析

①着眼整体性(田忌不在意一匹马的比赛结果,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②遵循有序性(根据对方的部署,调整马匹的出场次序)。③注重内部结构优化趋向(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系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    

结果: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高考考纲要求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概念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世界观

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

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

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和发展的关系: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1)区分运动、变化和发展


运动

变化

发展

区别

含义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前进的、上升的变化

性质

只是强调在变,但没有直接表达或规定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

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联系

都表明事物不是静止的,不是凝固不变和僵化的

(2)注意判定新旧事物的标准

新事物

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

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的事物

区分

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反对

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事物的新旧

以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判断事物的新旧

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事物的新旧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世界观

方法论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道路是迂回的)

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发展的状态)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状态

含义

特点

结果

举例

量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事物还是原事物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

质变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事物变成了别的事物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

(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世界观

方法论

反对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优柔寡断、缺乏信心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注意①并非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②发展离不开质变,但并非任何质变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③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一种特殊情况。④对于那些不希望发生的质变(消极的质变),则需要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这要求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

★量变引起质变:①防微杜渐(坚持适度原则);欲速则不达。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③为山九仞,功亏一篑。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⑤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⑦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⑧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⑩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下列说法体现了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①物质和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具体的、变化的实际出发。②真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隶属于三好网,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高中政治学科服务平台,每天提供最新干货知识、学科指导、备考策略及在线答疑!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