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2004高考物理最后仨月复习策略

  • 日期:2013-05-06 11:00
  • 来源: 课堂45分钟
  • 浏览:
  • 字体:[ ]

  2004高考物理最后仨月复习策略

  邵李宁:沈阳二中物理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辽宁省物理教育学会理事、沈阳市物理学科委员会委员、市骨干教师。今年我省仍实行“3+大综合”的考试模式。物理学科仍是大综合试卷的六分之一。物理科目的考纲略有变化,新增加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考点40),将原有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常用的电容器”列为独立的考点(考点22、50,详情请参考“2004年考试说明”)。目前距高考还有近三个月时间。按照正常的教学安排,这段时间是高考最后一轮的复习阶段。这个阶段是总复习中最关键的、含金量最高的阶段。考生能否把握好这三个月的复习,对高考成绩将有很大的影响。下面就这段时间的复习策略谈谈我的想法和建议。

  向重要的学科倾斜向自己薄弱学科倾斜

  向单一学科内的薄弱章节倾斜首先要认真研究考纲及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趋向和特点,使复习内容在高考要求的范围内,使自己的思维更贴近高考,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减少“无用功”。另一方面,全面系统地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将我们物理学科各部分知识划分成若干个板块,再将各个板块细化到具体的相关考点(参照考试说明),再进一步归纳出每个考点具体的考题类型,总结每一种类型的相关解法。建立“三位一体”的知识网络,做到知识“点———深,线———清,面———宽”。然后要全面客观审视自己的学习水平,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合理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总的原则是:首先要向重要的学科倾斜,其次要向自己的薄弱学科倾斜,再次要向单一学科内的薄弱章节倾斜。

  做习题不在“多”而在于“精”模拟考试后的总结比考试过程更重要

  这个阶段的复习考生相对自由度要大一些,但是仍要遵循所在学校的复习思路,紧跟任课教师的复习,保持复习过程的系统性、连续性和针对性。不要另起炉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考生往往要做大量的练习和经历数次模拟考试。首先,我认为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关键是要把每个题做“透”。要搞清楚这道题考查了哪些知识内容?它与其它相关题目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它包含的思想方法和解决方法是否有普遍性?解题方法如何迁移到其他同类型的问题当中?……既要学会“一题多解”,更要学会“多题一解”。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控制习题的难度。基本的出发点还是要侧重基础,贴近高考。

  切忌盲目好高骛远,单纯片面地追求难偏嘎怪的习题。在模拟试卷的选择上一定要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选择适合自己学校复习思路的,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试卷。一些南方省份的小综合或物理单科考试试卷无论是深度、难度和广度上甚至题型上都与我们的大综合试卷相悖,对我省的考生是不合适的,不可盲从。在复习中要“紧扣教材”。这绝不是单纯的指紧扣教材的知识内容,其中也包含要对教材中习题和命题素材进行深入研究。从以往的经验看,很多考生做了大量的书外习题,却忽视了教材中的习题,这无异于舍本求末。高考中有很多考题就是从教材中的习题和素材中衍化出来的。

  另外,在平时的解题训练中,切忌松松垮垮。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使自己的心态接近高考。最好的方法是限时答题,以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增加对考场氛围的心理适应。同时要注意解题的过程要工整规范,步骤要合理周全,格式要清晰明了,语言要精确简练。要做到这一点,我建议考生们认真研究一下近几年高考试卷的评分标准。对待模拟考试要有一个端正的心态和正确的认识。模拟考试的目的是锻炼考生的应试能力和暴露考生在知识掌握上的不足,不能把模拟考试的目的单纯地当作“押题”。由于命题质量的差异,比较绝对分数的高低是没有意义的,要看相对名次。要保持一颗一如既往的平常心,心态不要被这些考试成绩所左右。但是每次考试后,都应该认真总结和反思。分析自己知识上的漏洞和考试经验的不足之处,以指导和调整下一阶段的复习,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考试的目的。请考生们记住:考试后的总结往往比考试过程更重要。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