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高二理科生 怎样让化学为自己赚取高分

  • 日期:2013-01-21 12:58
  • 来源: 爱学习
  • 浏览:
  • 字体:[ ]

  如果是海淀区的学生,高二化学一般会学有机化学基础(最稳妥的办法是咨询孩子学校的化学老师,看看开学学哪本书)。

  现在一般学生都用的是王后雄老师的教材解读。这本书整体来说知识归纳总结得不错,但是因为它是面向全国编写的,考虑到各地学生层次不一样,所以对北京的学生来说,有个别题目偏难,但如果仔细钻研,尤其是重点校重点班的学生,应该能够应对自如才是。

  我个人建议暑期安排预习也好,提高也好,先把基础夯实,把高一的课本仔细的研读。现在新课改后的教材,以化学为例,用句行话叫“知识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呈现”,也就是说高一是打基础,给几个典型理论或物质,让学生知道它们是什么,等到高二再根据选修内容具体拓展和加深。

  所以建议:

  1、重视课本知识,多思多问。

  许多学生对课本不屑一顾,说课本内容简单,喜欢狂买参考书,甚至也跟风似地买竞赛书、大学课本,实际我们课本中未明文指出但需要思考的问题就不少。

  比如高一必修2,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学生觉得简单,可是有几个学生会去想:溴、碘单质会不会与之发生取代反应呢?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再比如说,学生都知道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可有几个学生想过:这能不能叫置换反应?为什么用无水乙醇不用酒精?反应后还生成乙醇钠,它有什么性质(实际上不用酒精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乙醇钠引起的)?乙醇和钠反应类似酸、水与钠的反应,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参加竞赛的学生应该去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乙醇电离,是广义的酸)?

  乙烯能使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褪色,那产物什么(这个明白了,也就知道为什么乙烯中混有乙烷只能用溴水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了)?乙烯的同系物与之反应产物也一样吗?为什么用酸性高锰酸钾,而不是中性、碱性?

  以下不再举例。希望学生学习由简单的知识点和问题能发散联想到不简单的甚至高深的(未必现在就能解答)方面。

  2、重视基本的化学原理和规律。

  先说句题外话,物理、化学都是自然科学,它们一定是遵从自然规律的,而规律前人早已总结,比如道家学说。表象千变万化,但规律是一般性地、相对简单和易于掌握的。举个最典型的也是让高中学生最头痛的例子——化学平衡,平衡影响因素、平衡移动原理等方面的单一、综合考察是高中化学一大难点,再加上高二学化学反应原理,还有水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及计算等,几者综合起来,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实际上所有知识点、问题的关键因素就是老子的一句话“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果不学着积极深入地思考,只能是舍本逐末,成为各种表象和海量题目的奴隶。

  3、注重实验。

  从原理到操作再到改进,要逐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论明年新课改怎么考,这几年高考的主旨思想一定不会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你会背书我也会,思考创造才可贵!

  4、重视反应过程和实质。

  在此分为两点(但不是说二者相互独立):

  一是反应过程,高中化学涉及到一些半定量的反应,比如铝离子与NaOH的反应,包括北大自主招生考的大苏打的相关反应,均是量变引起质变,量的关系可能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找出临界点就至关重要。

  再一个是反应实质,结构决定性质。在见到一个反应方程式时,不要急着去背诵,而是观察产物和反应物,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各元素原子结构、金属或非金属性、化合价、化学键等总是会的)去思考。我特别倾向于在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周期律及电化学时写出反应物,让学生自己应用已知概念、规律去推产物,不会不对不要紧,关键是自己要思考。PS:比较遗憾的是北京高中化学选修没选《物质结构与性质》这本书,学生与本质擦肩而过。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