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化学教材内容的阅读方法

  • 日期:2012-06-16 09:06
  • 来源: 好学生
  • 浏览:
  • 字体:[ ]

化学课本的基本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标题、概念、定律、例题、实验、插图、习题”等七部分,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

1.读标题

标题是章节的概括,可由此入手阅读。如“溶解过程”、“溶解现象”是人所共知的,而“过程”则是强调从微观上分析溶解的机理和伴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这就是本节的宗旨。要首先从每节标题把握学习目的。

2.读概念、定律

概念和定律的表述具有文字简洁明了、精炼准确的特点,阅读时要咬文嚼字,细心琢磨,并注意勾、划、圈、点。抓住重点,逐字逐句地理解。如“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就叫做酸性氧化物”。在这个定义中,只要抓住句中要点:“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就容易掌握“氧化物”前面冠以“酸性”二字的道理。理解了这一定义的关键词语,对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就不讲自明了。让学生这样抠概念的定义,对他们解答有关概念的是非题、选择题是很有帮助的。

再如对“定律”的阅读,要从字里行间弄通论点是什么,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怎样证明?如读到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这样想:什么叫守恒(质量相等)?守恒的是什么质量?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能守恒?怎么证明(用实验 1—10和 1—11)?这种追因索果的阅读方法可以明确整节内容间的联系,便于理解和记忆。

3.读例题

读例题时,应指导学生分清步骤,指出关键词语,弄清各步依据,养成每步必问为什么的习惯。如“计算化肥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百分含量”,书中解答这个例题时这样写道:先根据分子式计算出分子量……再算出氮元素的百分含量。从“先”和“再”两个字可以看出有两个步骤:第一步的依据是分子式和各元素的原子量;第二步是依据碳酸氢铵是由许许多多碳酸氢铵分子构成的,组成碳酸氢铵分子的各元素质量关系就是组成碳酸氢铵各元素的质量关系。这里的第二步是关键,要读懂式子中“N/NH4HCO3”的含义,它表示每个NH4HCO3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原子,也应当是说每79份质量的碳酸氢铵中含有14份质量的氮元素。此外,在一节课中有几个例题时,还要了解各例特点,体会编者造例意图;想出与教材不同的方法来解答,进行同中求异。通过阅读例题还要掌握解题格式。

4.读实验

课本中的实验内容一般用小字,但并不是说明它不重要,应强调一定要认真地从使用仪器、操作过程、观察的内容和部位这几方面来阅读。

5.读插图

化学课本中的插图大部分是为实验而画的。读图时应读出图中各仪器名称及它在本实验中的作用,各仪器间的连接方式和位置关系,领悟出为什么。如,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氢气的图,这里的仪器只有导气管和集气瓶,它们的位置关系是导气管口要伸到气瓶底处,读到这儿要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这时如能再想想这个装置图在别的地方还有什么用处,或者其它地方还见过类似这种装置而又有一些差异的图,进行异中求同的对比性思考,读图的任务也就算圆满完成。

6.读习题

读习题时,应边读边思,对题中的化学概念、简略语句以及特殊句型都要进行改改补补的“动态”处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