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考生适合复读?再考一年需要注意哪些事?为复读生加油!

  • 日期:2017-08-12 11:01
  • 来源: 高中生学习
  • 浏览:
  • 字体:[ ]

 

 

各高校2017年高招录取结果相继出炉。是否“复读”,成为这段时间一些考生和家长需要作出的抉择。

我们该如何看待高考?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复读?复读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记者采访了著名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金战。王金战也是一位有着20余年高三班主任从教经历的全国优秀教师,曾多次受邀到衡水中学等知名高中为同学们做方法指导和考前动员。


采访著名教育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高考战神、最牛教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有着二十余年高三班主任从教经历的王金战老师。

 

1

据您三十多年的从教经历,与以前相比,近几年的复读生数量有什么变化?为何出现这样的变化?

近些年,复读生越来越少了。在我们那个年代(20世纪70年代),升学率是很低的。农村的孩子“走出去”只有两条路:当兵和考学。越往以前,复读越是很寻常的事。那时,很多人会复读五六年,这并不稀奇。当年我的高中女同桌高考落榜,等我工作教了几年书,她又成了我班上的复读生。现在随着大学录取率的提高,只要参加高考,基本就有学上。如今的“考大学”之争,已经不是能不能上大学,而是进入一个什么样的大学之争,竞争相应转变了。

 

2

 

那么,在当今这个时代,您怎么看待复读?

未来,一个人的第一学历将是他一生的名片,代表了当年你在同龄人当中的排名。以至于现在用人单位招人,很多仍看重第一学历。而就像我说的,现在只要参加高考,基本就有学上,复读一年,只是学校变好变坏的问题,且考得更好些是大概率事件,那么复读的风险就小了。

 

3

面对高考失利的学生,您支持他们选择复读这条路吗?

不是。我认为,有三类孩子是可以选择复读:

 

第一类,在高中阶段没有完全投入学习,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目前录取的大学觉得委屈的孩子。参加完高考,他们突然之间一夜长大,知道“再也不能这样过,再也不能这样活”。这类考生一旦意识到高中三年的碌碌无为、不思进取,一旦开始好好学习,接下来一年中得到的提升将是巨大的。

 

第二类,高考分数比较理想,但志愿填报学校与分数不匹配,或者去到一个不想去的学校、不想读的专业,感到很委屈。我认为这类孩子回来复读是正确的选择。在我所经历的复读学校中,经常会有大一学生在开学一两个月后,又回到高中复读的情况,甚至考入的还是很好的学校,但他就是对那所学校、那个专业找不到感觉。

 

第三类,高考发挥大失水准,未达到自己目标的孩子。平时水平很高,比如600多分,结果高考邪了门儿,考了个500多分,这样的学生可能立马再考一次,分数就会很不错,更何况再复读一年?一般等待他们的肯定是“诗和远方”。据我的教学经历,通常复读一年,平均提高50多分是没问题的。

 

而那些高考考的是平时水平,高中三年也很努力,录取没什么太大差错,我不建议这类孩子复读。如果还有一些未筹之志,我认为可以在大学里继续完成自己的梦想。说到底,大学也不是人生的终点,是一个阶段。一个人真正有成就,那将是终生学习的结果。

 

4

有没有一个令您印象深刻的复读生,能不能讲一下他/她的故事?

这种学生太多了。我在人大附中任教期间,有位女学生参加2003年高考,本身学习不错,但高考成绩不理想,志愿又没报好,与其目标相去甚远。她既不愿意去读在别人看来也是不错的大学,又不想去体会复读一年的苦和累。她曾几次找到我,我动员她干脆就去复读吧。

 

她最终去复读了,而且原来学习理科的她复读时挑战的是文科,这让人感到很惊讶。第二年高考,她的成绩成为北京市文科第二名,面对着国内外一大批高校抛出的橄榄枝。她后来也跟我说,复读这一年的感觉“特别爽”。

 

5

现在有更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高考已经不是唯一通往高等学府的途径了。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这很正常。我们越来越国际化,整个地球都将变为“地球村”。出国留学更是成为一种大众化、平民化的趋势。针对留学,我们也推出了一种“一带一路”的“2+2”模式的中外合作项目,即先在国外读两年,再回国内读两年,门槛要比“先国内,再国外”的模式低。现在我们国家推出了很多围绕“一带一路”的教育扶贫政策,求学的方式有很多。

 

6

所谓“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种。您觉得考生应以怎样的心态看待高考?

心态上,要把考大学当做是一个手段,要通过这个“手段”,培养出愈挫愈勇的顽强的性格,对学校、对家庭、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甚至是对国家的使命感,做自己应该做的努力,发挥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这些是人生的无价之宝。在当今这个时代,有了这些,才可以干出一番事业。而如果没有这些,即使稀里糊涂上了大学,也一样一事无成。现在不乏有一些大学生浑浑噩噩、醉生梦死。我认为考大学,是人生的一次极限的挑战。

 

7

您怎么看待教师这个职业?

首先,我对教育的定义,不是灌满,而是点燃:不是单向输入知识,而是激发其潜能。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他鼓励,让他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潜能得到激发,甚至创造奇迹,这是教育。

其次,教育的过程中传送知识,只是个手段,培养学生顽强的心理品质才是最重要的目的。我们不应只做“知识的搬运工”,还要做引领者。

最后,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学习。教师面向的是未来的学生,当你用过去的知识,教育现在的人,让他面对未来的时候,无异于时代的倒退。所以,作为教师,既然从事了这个职业,就要不断地学习,否则也对不起自己的职业。

 

8

面对复读学生群体,相较于应届毕业生,教师们应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方面注意哪些?

作为潍坊地区一所复读学校的校长,我给老师们强调:

 

首先,我们给复读生上课,在情感上要敬畏他们。坐在你面前的这些学生,他们不是落榜的,是敢于向更高的人生目标挑战的人,是在同龄人中更敢吃苦的、更具有梦想和追求的人。所以要对他们满含敬畏之心。当老师真正以这样的心态去看待这些学生,讲课的语气、散发的气场、投射的眼神,是能打动对方的。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其次,老师应给予他们更多关心、支持和责任心。要知道,这些学生,本来可以去上大学,走到你这儿来,耽误一年时间,是有着更高的目标。

 

另外,老师要在复读生的学习方法上加以引导。他们是参加过一次高考的学生,不要看他们“会”什么,更要看他们“不会”什么。

 

9

复读生在复读期间普遍会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但现在很多的高三生只有一个环节——发现问题。只是发现而不去解决。复读的一年就是暴露问题的一年。做题的目的是为了暴露问题,问题暴露之后就有机会去解决。不要急着做题、忙着赶进度,却不知道为什么而做。只要发现了问题,就应停下自己匆匆的脚步,对问题进行认真反思,绝不放过。每天都遇到问题,但每天都改过来,这一天一定会有收获,一年下来,复读一定会是大获全胜的。

 

10

在面临处于复读阶段的学生,学习环境上要注意什么?家长扮演着什么角色?

学生复读,家长最好为其选择一个远离原来学校、远离家庭的学校。以封闭的形式能在校内待上一两个月,这种氛围是比较合适的。凡是复读的学生,总有种情结——至少这一年之内他不想回顾过去,甚至不想和熟人见面。这一年是卧薪尝胆、东山再起的一年。所以,尽量减少一些外界的干扰。

 

高三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其实很多是扮演了负面角色。对家长来说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减压,多给他们一些安慰、鼓励和支持,而不是加压。“你看你又读了一年”、“你再考不上怎么办……”等等,这类常听见的话其实完全都是负能量。家长大多是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而孩子承受的是双倍的压力,影响他们的情绪,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学习始终是一种“心如止水,宁静致远”的过程。心态越宁静,效率越高。背负太多的压力或太强的功利,往往难以达到一种至真至美的境界。家长首先要相信孩子,最好能成为孩子的欣赏者。

 

11

如果请您对选择复读的学生说几句话,您最想说些什么?

在心态上,要认同自我,为自己的选择喝彩。“我选择了复读,就是同龄人中最坚强的人,相信未来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精彩,唯一需要的,就是勤奋的付出。”

 

在学习上,重点解决3个问题:第一,高度重视错题;第二,高度重视难题。难题也是一种机会,它就像台阶,把难题攻克了,你就上了一个台阶;第三,正确看待成绩的起伏。我们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但绝不是追求完美的过程,成功是铺垫起来的。一年中会有大量的考试,每次也都有几家欢乐几家愁。如果不能从成绩中超脱出来,不能做到自我解脱是很危险。抓住考后的关键时间,把暴露出来的问题彻底消灭,认识到“这次失败,注定今后的成功”。

 

我相信,能做到以上几点,选择复读的学生明年一定是大获全胜。

 

只有经历过黑暗才知光明,只有破茧成蝶才能展翅高飞。复读虽苦虽累,但仰头迎着困难而上,总会成功。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