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正文

地理学习方法总结

  • 日期:2021-06-15 07:20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初一地理学习方法:简单介绍与分析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语文、历史、数学、理化、生物等等学科。 例如时区的运算、土壤的改造、气候和天气都和其他学科知识有联系,在初中阶段,一定要 把各科知识基础打牢,才能更快的进步。 学习地理,首先就要对所学的内容多动脑筋,想一想: “它是什么” 、 “在什么地方” 、 “为 什么会这样”等等。然后,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学习的内容。 是地形、 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 还是人口、 城市等人文地理内容? 还是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国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情况? 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 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 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 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2)要知道所学习的那个区域在什么地方?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知道所学上述 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 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 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 要经常翻阅, 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 精读课文、 常看深思, 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3)要了解所学地理事物产生的原因。比如,为什么一个地区同另一个地区有差别,为什 么有些地区又很相似?? 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 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要了解所学地理事物带来的影响。是有利,还是不利。 要认识学地理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地对待学习。我们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不具备中国 地理知识是不行的。试想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一点不懂,何以动手去搞建设?要 知天下大事,不知世界地理,同样不行。 要学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读图和学习绘图,用图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做到“心中有 图” 。 其次,要用联系的观点学习,例如,气候和农业有密切的关系,矿产和工业有密切的 关系,人口的分布和自然环境有关系。各种自然条件彼此又有关系,如:气候和水文,水文 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学习,不能死记硬背。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此外。学习地理,既要了解课本中的内容,学会阅读、使用、绘制地理图表等技能,还 要留心观察自然和社会,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观 察时,要动脑筋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 除了这些之外,还要多阅读地理书籍、报刊、观看电视节目和收听广播中有关地理的内 容,从电脑网络上获取有关地理的信息,这些都能丰富我们的地理知识、锻炼我们的才智, 使我们更好地学习地理!篇二:高中地理经典学习方法技巧 地理学习技巧方法 同学们对地理这一门学科并不陌生,但高中地理学习对每位同学都是意义重大且极具挑 战性的。说它意义重大是因为它所研究的空间范围可以大到全球,也可以小到一个点;研究 的领域涵盖了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通过有效的学习,能极大地帮助我们充实常识、 活跃思维、提高素质,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公民的必修课。不同模块之间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的 差异很大,这给同学们学习地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如果学习方法不能及时转换会造成 心理上的茫然和学习上的束手无策。为了帮助同学们有准备地走进地理课堂,这里我以模块 为单位主要从学法和心态两个方面慢慢道来,其间多为个人实践所得,希望能够给同学们一 些启发,帮助大家及时走出困境,顺利完成学业。 在正式学习高中地理内容之前,必须对学科及将来的各种考试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 地进入学习状态。 一、理解地理学的特点,明确学习思路 1.地理学科特点 地理学科的特点表现为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其突出的工具是地图和图像图表,其 突出的规律、原理是地理事象的分布和地理变化过程,地理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中突出品质是 批判性和战略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 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空间性是地理学 的重要特色。空间性落实到具体的地区就是区域性。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区域,地理研究的现 实意义就更为突出,高考正是通过概括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解决 区域问题来考查区域性的。 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地理试题的综合性主要 表现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特色的学习方法。 2.高考会考对地理考查要点 地理高考和会考都努力体现地理学科特色,考查核心知识(主干知识) ,强调知识点间的 联系和知识结构的质量, 考查学生的能力, 体现地理课程改革的思想, 选材广泛, 材料新颖, 创设全新情境,体现公平,联系实际,解答现实问题,具有时代气息,关注热点问题,考查 人文素养,重视培养人文精神。 地理试题所考查的主干知识既有基础性的知识,也包括了基本原理性的知识。基础知识 是学生地理素养的表现,也是对书本知识的再现。地理高考坚持以“理”为主,重视核心的 地理知识,强调理解基本的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强调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和评价实 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基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理解地理事物发展 变化过程的能力。 能力考核目标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即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 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 表达结论。在上述四项能力中,尤其获取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值得格外注意。 考试力图体现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 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地理课程要反映全球变 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 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 新课程 标准的课程目标是从“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 行评价的。考试也非常关注这些方面。 在近年的文综高考中, 第 36 题是地理学科内的综合题。 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地理高考的要 求。该题一般都有一幅地图,考查区域地图和其他图像图表的阅读技能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进行空间定位,考查区域 基础知识,考查自然特征及其成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 ,考查人文特征及 其条件(农业、工业、资源开发、人口、城市、交通) ,考查人地关系(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 问题及解决) 。 3.不同的地理内容,学习方法有不同的要求 地理学科是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学科,其中自然地理宜采用理科的学习方法。自然地 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人文地理强调宏观整体分析,人文 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区域地理重点是以图表为载体 的学习方法。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图和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区域的 分析方法。 地理高考越来越脱离教材本身,要求以教材为基本载体,重在进行地理思维方法、地理 基本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学生基本的、 宏观的知识结构的建立成为地理知识学习的主要目标; 案例式的分析法成为流行的学习方法之一,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已成为学习中要 解决的问题。 二、建立空间概念是地理学习的关键 空间性考查主要包括水平空间、垂直空间结构和立体空间关系。地理学根据空间的差异 性,把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等不同尺度来研究。空间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地理 思维基础,如把握一地或某一地理现象的位置,明确半球、海陆、经纬等等位置。 许多同学地理学不好就是没有清晰空间概念。对时空变化不敏感,对具体位置和相互位 置关系把握不清。学习中能把许多地理知识记忆得十分清楚,但是不能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图 上。没有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就还是没有真正掌握的地理知识。 地理空间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空话,要具体落实在学习过程中。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 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培养,就可做以下设计:第一步,选取个条重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e),让自己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 经纬仪,并想像其自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第二步,在了 解大洲、大洋的基础上,让脑海中想像,十条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大地形、气候区等, 此时,在脑海中形成的经纬仪就已经成为平面的地球仪;第三步,在学习高中系统地理和区 域地理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十条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 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这时,脑海中的地球仪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了。 建立中国的空间概念,能够进行中国空间定位是很重要的。学习中要抓住我国四至点与 主要经纬线,明确中国范围和位置;抓住界线地理事物,明确相对位置。如山脉界线(三大 阶梯、主要界线山脉) ;河流界线(例如,黄河、长江沿线等)以及其他一些主要界线:秦岭 淮河一线、长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我国 1 月平均温 0°c 等温线 毫米等降水量线、中国人口线、京哈—京广线、陇海—兰新线铁 路沿线等等。 中国的空间定位要求落实到两个层面上,一是落实到省级行政区地层面上,而是落实到 地形区的层面上。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以中国政区图为基础,不断建构中国空间图。包括中 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河湖图、中国资源能源图、中国农业图、中国工业图、中国人 口城市图、中国交通图、中国分区图等。 建立世界的空间概念要求落实到十三个地区的层面 上。结合主要的经纬线,深入掌握世界政区图、世界气候图、世界自然带图、世界交通图、 世界分区图等。 三、运用地理工具是学好地理的桥梁 文字和地图、图表、图片等地理学表述的双重形式,构成了地理学的形象特征,地理高 考会考突出考查了学生是否具备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评价地理事象的思维品质。地理 试题几乎是每一个题组都有一幅图(表) ,这些图表多数比较新颖,对学生读图(表)的能力 要求较高。 地理技能主要包括地图基本技能;时间计算;等值线判读;地形剖面图绘制;曲线图、 折线图、柱状图、圆形百分比图的阅读与绘制;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图表分析;原理示 意图、 景观图分析; 分布图阅读与分析; 资料阅读与信息提取、 认定、 判断及反思技能等等。 等值线图重点是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等值线图的读图要求主要是五 个方面:读数据;判断等值线疏密、走向和递变规律;判断弯曲特征及成因;判断极值区特 征及其成因;绘制剖面图等绘图技能。 图表类型很多,包括经纬网图、等值线图、分布图、原理示意图、模式图、结构图、景 观图、统计图表等等。统计图表三科综合的切入点之一。 统计图表类型多样,高考中常见的有曲线图、折线图、点状坐标图、圆(扇)形百分比 图、柱状图、饼状图、统计表格等等。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表特点和功能不同,高考中多在教 材中原有图基础上作变式处理(统计图的转换)或考查新图。统计图表按要素多少可以分为 单图(单一要素图) 、叠加图(多要素图)和组图(多幅图组合)三种。叠加图和组图要会分 解成单图,在阅读单图基础上,分析要素间相互关系和多幅图间的联系。 单图的阅读包括: (1)读出图名,明确图表内容; (2)阅读坐标(横坐标、纵坐标;观 察坐标设置是否严格) 、明确单位、读出数据。 (3)抓住特征点与特征量(最大值、最小值、 平均值和转折点) ,分析数据特点和变化趋势。 (4)提取已有知识信息,分析图中各要素间相 互联系,发现隐含信息。 (5)注意整体和局部分析、宏观与微观分析 叠加图和组图的阅读要明确: 不同单图的各自优点不同; 组图扩大信息含量和读图难度; 分解法和叠加法训练是平时训练的重要方法;要经常使用比较法。 四、联系实际,关注现实问题 我们通常把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理论既可能是某一 个学科某一方面的理论,也可能是多学科多个方面的理论。理论联系重在强调理论的实践意 义,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和在实践中对理论的科学发展,这反映了理论和实践的互 动作用。它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综合使用各种理论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②从实际 问题中推导出理论和原理。③根据理论和原理的要求,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描述或提出 初步解决方案。 就中学而言,学生在课堂教学学到的主要是系统的、完整的、能够体现学科主要特点的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等等,我们称之为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正向的,既先学 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后,并能运用学到的东西解释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 理论的认识。就综合能力考试而言,理论联系实际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综合题往 往由实际问题引出,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具体问题设问,命题者既可以通过设置新的 问题情景, 要求考生在理解题目(了解实际)的基础上, 考查考生能否做理论上的归纳、 分析、 解释。也可以给出一个或多个基本理论或原理,要求考生找出适用于该理论的实际问题。命 题追求“学以致用” ,不仅是对学习结果和学习思维过程的检测,也是对学习意义的深化。地 理命题一贯以此为重要目标。 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在中学地理学习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最低表现 为用一般的原理来定性地解释地理现象和说明一些地理问题,高一层次是把多方面的主干知 识联系起来说明问题的能力,更高层次是善于将原有的主干知识新获得的地理信息相结合加 以分析运用的能力。该项能力在考试中尤其显得重要,也是考核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能力的重 要手段。 地理学源于人所生活的环境,反过来又指导人们如何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 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门科学。应时时刻刻关注周围的生活,注意将生活现象引入到学习 中来。如对沙尘暴、火山、 地震、台风、洪涝、城市绿化的现实解释,对我国能源、交通、农业、工业发展的具体 分析等。 例: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回答 1—2 题: 1.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的数量 2. 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 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 最为严重的是 a.落叶阔叶树林 b.常绿针叶树林 c. “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d.人工草地 本题通过城市环境的治理问题,将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水体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希望引起广泛的关注。 第 1 题充分表明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的现实 情况。在众多的城市环境问题中,热岛效应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引起了极大的注意, 不少国家已经在建筑物的“绿化”问题上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且付诸实施,在美化城市环 境的同时,有效地减轻了城市的热岛效应。该问题在我国相对于其他城市环境问题,注意得 还远远不够。在大城市急剧增温的房地产热中,也很少有开发商关注屋顶的绿化问题,更不 要说付诸实施了。因此,我们结合能量的转化问题,把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的建设问题摆到 了题目的题干中,以期引起关注。正确选项是 b。 与之相类似的情况就是人工草地的建设问题。多年的跟踪研究表明,高尔夫球场的草坪 在养护过程中,对土地和地下水所造成的污染,十数倍于农田施肥和使用农药造成的污染。 一些人口密度大的发达国家,已经严格限制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对品种单一的农业产业化经 营造成的土地资源退化和地下水污染问题,也加紧了研究和及时采取对策。我国的人工草地 建设,在许多城市是方兴未艾,可是令人忧虑的是对其引发的负面影响却很少有人注意和过 问。 因此第 14 题的设计突出了考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同时也期望引起全社会对这一类问题 更加广泛的注意。14 题正确选项是:d。 五、逐步建立地理知识结构,形成地理知识体系 通过中学地理的学习,学生应该形成有质量的地理知识结构,并能进行灵活提取、迁移 和应用。地理知识结构建构的层次包括: (1)地理常识(地理事实、地理数据) ; (2)地理概 念(概念群、核心概念) ; (3)地理规律和原理; (4)主要知识点及答题思路; (5)章节知识结构; (6)宏观知识 结构; (7)学科内综合知识; (8)跨学科知识。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 “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 。概念 学习是中学地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高考考查概念主要有两种:考查已知概念,测试学生掌握的准确程度;考查未知概念, 考查学生把提供信息读懂,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有的时候,学生最主要的问题是概念不清。例如:走向、延伸方向、流向、上风向、最 小风频、递变规律、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河流补给、地质构造、地质作用、锋 面气旋、季风、山麓、雪线、伏旱、湿地、耕作制、坎儿井、地带性规律、晨昏线、日期界 线、环境人口容量、文化传播、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布局、产业转移、区位 等等。 举例法是学习概念最基本的方法,对比法是学习概念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进行概念分类,明确概念从属关系,了解概念群并进行概念应用训练,在使用中掌握概 念。要梳理主要的概念,进行重点核心概念分析。例如气温的概念群包括: (1)极值气温(最高、最低) ; (2)平均气温(日平均、月平均) ; (3)温差(日较差、 年较差) ; (4)积 温; (5)温度带; (6)等温线)气温变化(水平变化、垂直变化) ; (8)影响气温的 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地形、水文、天气、人类活动) 。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 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 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 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原理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 律的基础的规律,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地理规律和原理是地理理性知识的基础,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征,成因及其发展变化 和相互联系等。地理规律主要分为空间规律(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 、时间规律(日变 化、季节变化、年变化、年际变化) 、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自然界主要是物质的组成和物 质的运动。物质的组成主要是基本地理概念和地理事实,物质的运动变化则是规律和原理。 理解运用基本规律和原理, 要求首先识别简单的规律和原理, 主要是单要素的变化规律。 如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对流层内每升高 1 千米温度降低 6oc) ;气压垂直变化规律(越往高气 压越低) ;经度和纬度分布规律(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经度数值 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向西递增的为西经度)等等。遇到复杂的规律应该分解为简单的规律, 分析主要影响要素及其关系,分析规律使用的条件。规律的掌握要经常借助地图来实现。 理解运用基本规律和原理,要求会归纳概括出规律和利用规律分析地理事物趋势,预测 地理现象等。地理事物的分布、运动、变化大都有规律可循,地理原理涉及自然地理与人文 地理要素的各方面,因此考生在学习与复习过程中不仅应对地理规律和原理进行理解,更重 要的是应用它们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即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判断。归纳或演绎 推导等能力。 地理规律和原理很多,学习中要会总结。如主要包括:时区变化规律;经度纬度变化规 律;地图方向规律;地球自然和公转规律;阳光直射点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角变化规律;四季变化规律;水平运动物体偏转规律;气压变化规律;锋面移动规律;气压 带风带分布规律;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分布规律;海水温度和盐度变化 规律;河流补给规律;洋流分布规律;火山地震分布规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和物质 循环规律;人口增长变化规律;城市化规律;河流分布规律;地球上存在生命现象原理;自 然要素相互作用原理;水平衡原理;地质作用原理;生态平衡原理;气候资源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农业布局原理;工业布局原理等等。 地理学关键要就“理”字做文章,否则就停留在描述的阶段。同学们不仅要知道地理事 物分布在哪里, 更要学会分析为什么在那里。 理解、 运用地理规律和原理, 进行比较、 推导、 综合分析的能力就是要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并运用其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或运 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观点,比较和分析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 明地理规律和原理。 建构知识结构要注意建立地理知识练习线索。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是对已知知识的 加工和重组,需要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联系途径和方向,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方 能提取应用。旧知识在新的指导思想下,经过重新组合、归纳、联系、迁移,就成为“有组 织的”新知识。例如: 空间分布的接近联系或对比联系,如;世界大洲的分布——板块的分布——世界火山地 震带的分布——年青的褶皱山脉的分布——年青的高原的分布——某些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古老的高原的分布——主要平原的分布——与冲击平原有关大河的分布。 地理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联系,如: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不均衡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分 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自然植被的分布——自然带的分布——土地利用 的不同类型——农业发展的不同类型——农作物的分布。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晨昏线 移动——地方时不同——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地球运动在远日点附近——7 月初— —北极附近为极昼——晨线在北极圈内。篇三:初一地理有怎样的学习方法 初一地理有怎样的学习方法? 怎样学好地理?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 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 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 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 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 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 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 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 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 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 怎样形成的。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⑤ 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 要勤于动手。 经常用手写, 动笔画, 动手制作学具, 这不仅使你心灵, 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很多人都在开始学习地理时会觉得有些困难, 但是要相信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对于地理, 要多看地图,培养兴趣,要理解原理,之后强加记忆。在不懂得时候,要问老师,或者同学, 试着用一种熟知的事例或者将原理简单化。同时要掌握一些回答问题的套路,再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还有些东西只要记住就可以,就不要浪费时间去追究为什么。可以买一本十年高考 的地理来做,这样能够在学习时,把握学习的大方向。还是培养兴趣最重要啦~~可以买一张 世界地图,一张中国地图(特大的那种)分别挂在房间里,每天用心看看~比如想一想到地图 上的某个地方去玩,那里会是什么气候啊,首都在哪,都盛产什么~~什么时候去气候最合适 ~~为什么会形成那种气候,以及那里会有什么著 名的自然景观, 怎么形成的~这样慢慢的就很有兴趣啦! 就像一次思想上的旅行, 很放松, 当然就容易记得住啦~祝你成功!篇四:地理工作总结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孟爱菊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 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现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分析,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年教育教学计划。 本学年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本人承担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 希望该年级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了解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技能。但由于学生的 学习习惯和基础较差,并且地理是中考分值较少的科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 通过与学生的课堂交流、课后谈话,分析和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了解他 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呼声和感受。七年级学 生是刚从小学毕业,所以在初中第一年的学习中一定要给他们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惯,包括预习、上课听课、思考回答问题、记笔记、课后的巩固复习等各方面。 二、认真备课、上课,细致批阅作业。 (一)一堂好课,前提还在于备课的质量好与坏。 “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离不开夜以继 日的研究教材及学生、查阅资料、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手段。所以,我经常为了备 好一堂课,不厌其烦的问同事,尤其向那些在地理教学中积累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从他 们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到图书室查找资料,到网络上查找各种媒体等,为上好一堂课竭尽所 能,付出了许多的精力,也为课堂良好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每次课堂下来,我都有种充 实的感觉,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同学们开心的笑容是我最大的鼓励与快乐。 (二)精讲精练抓提高。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了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 及解题思路, 避免了面面俱到、 拖泥带水等一些问题。 在本学期的第五章内容 《发展与合作》 讲解中,我重点交给学生们如何总结归纳教材内容,把比较烦杂的内容梳理清楚,从领土面 积、人口、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了解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最后又回到各个 国家地位是平等的,这样本章内容条理究非常清楚,学生也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在课堂 上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做到精选、精练,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地 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了复习效率。 (三)地图训练抓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科的一种特殊语言,学生地理成绩的优劣,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地理图表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的高低。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在上 课的时候都要把世界地图挂在黑板上,从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 教学中培养他们读图分析能力。尤其是在地理期末复习中,我重点以读图分析为主,就是让 学生明白,地理教学尤其是世界地理教学必须学会识图。教学中我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 地图知识,重点掌握最基本的地图阅读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掌握读图技 巧,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熟练地掌握图文转换方法, ,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 相互联系,完成对地理事物的准确定位,对重要大洲和重要国家的准确位置的掌握。 三、深入教研教改,加强校本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1、积极进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运用实践。现正值教学改革的新时 期,一场教育的革命正在兴起,尤其以新教材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思想蓬勃发展,只有融入这 时代的步伐,都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教改的活动,把学习的 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来。本学期学校组织了听评课活动,我学会了听课;学会了评课;学会了 备课;学会了讲课;学会了??我知道我学到的这些只是皮毛和其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没 有办法相比较。可是,这是一种进步,一种来自内心最深处的喜悦油然而生。 “雄关漫道真如 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以后工作和学习中去我将会更加积极、主动,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 新的教学中。 四、注重能力培养,实施素质教育。 本人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动手加深对课本 知识的了解。如在本学期开始,在班里组织了小地球仪的制作比赛,有不少同学制作的地球 仪非常标准,不好的同学也自己针对自己的错误加以修改。总之,在活动中,他们把理论知 识和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动手实践中增加了知识,巩固了知识。学年的工作很快就 要结束, 还有很多的工作有待完成。 “不为失败找借口, 只为成功找理由” , 在以后的工作中, 我会继续保持现在的工作状态,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