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频道

文言文句子的停顿该如何读?

  • 日期:2013-06-04 09:16
  • 来源: 网友上传
  • 浏览:
  • 字体:[ ]

  不少初中生不喜欢学文言文,重要原因是教法单调,学习不得要领。事实上,语言学习是有规律的,学习语言要下苦功,要讲究积累。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反复朗读,自能领悟文章的旨意。现代社会当然不可能“书读百遍”,但朗读仍然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文言文的朗读与现代文一样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气、感情。但又有一些特殊要求和基本方法。

  读音

  (一)“破音”异读,即改变字音来表示词性和词义的变化。如:“陈胜王”中“王”读wàng,动词,为王。

  (二)通假异读。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亡”读wú,同“无”:“属予作文以记之”中“属”读zhǔ,同“嘱”。

  (三)古音异读,如“可汗大点兵”中“可汗”读kèhán,又如“浩浩汤汤,横无几涯”中“汤汤”读shāngshāng.(四)文言虚词一般要轻读,而否定副词“不”,转折连词“而”等则需重读。

  停顿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好停顿。

  我们在读文言文时,要结合课文注释,结合课文中已有的标点符号,基本弄清句意、文意,在此基础上细细体会一个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该连在一起读,或不该连在一起读,才符合句意、文意。这样就能把握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

  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此句在文中之意是:医生喜欢给没有大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朗读时应在“不病”后停顿,即“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而不能停在“好治”后。如果读成后者,其句意就成了“医生喜欢治,没有大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功劳”,这样就不好理解了。

  (二)了解文言文词语特点,读好停顿。

  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文言文里常常是两个单音节词,词义与现代汉语也有所不同。在文言文里,就要将两个单音节词分开来读,而不能错把它们当成一个词来读。

  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中“可以”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能愿动词“可以”,所以在朗读时应这样停顿:“可/以已大风”。同样,《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也是“可/以一战”。

  (三)借助语法知识,读出停顿。

  在弄懂文言句意的基础上,可以用语法知识去分析句子的结构。先判断一下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在句中各充当什么成分,读出停顿。

  1.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如:

  (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2.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稍加停顿。如:

  (1)恐/前后受其敌(《狼》)

  (2)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同上)

  3.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面应稍加停顿。如:(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同上)

  (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4.提前的状语,在朗读时应在其后和主语之前稍加停顿。如:(1)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3)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5.在转折连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如:(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