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万里长征第一步:升学择校路在何方?

  • 日期:2013-02-15 10:26
  • 来源: 热爱学习
  • 浏览:
  • 字体:[ ]

  本文讲述了一个幼升小家长的择校心路历程:她的万里长征才刚起步,已经疲惫不堪。以后还有小升初等很多的路要走。

  初衷:名校是“成才之根”

  经历了半年的学习准备以及6个小学的面试,童童在新学期开始时坐在了一所普通小学的课堂上。在此之前,童童就已经开始了自己人生中的考试之旅。

  童童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一名行政人员。两年前,在亲眼目睹了同事女儿“小升初”的经历后,童童的妈妈赵女士便开始着手为童童的将来做打算。“那时听说马连道附近要建某重点小学的分校,就打算在那里买套房子,主要是为了孩子将来上学。”

  “一个好的小学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初中甚至是高中。”“小升初”的竞争压力已在不知不觉中延伸至“幼升小”。赵女士认为,好的小学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去进入一些顶级的课外辅导班,在毕业的时候,竞赛和辅导班成绩有利于选择初中。而赵女士的想法也在很多家长心中产生了共鸣,有的家长坦言,从2007年开始北京出现了电子学籍,小升初跨区择校变得异常艰难。所以应该在幼升小的时候,就让孩子拥有海淀、西城、东城的学籍,这样小升初时择校选择也多一些。

  买房:“借光”名校房价涨2000

  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更优质的学习环境,去年年底赵女士不惜贷款买下了马连道附近社区的一套80平方米的商品房。今年春节前,赵女士又给童童报了数学、识字和英语学前辅导班。买了房、报了班,孩子最后能不能上到名校的分校,赵女士心里还是没底。“即使是名校开的‘分店’,学校也得拿着放大镜优中选优。”赵女士告诉记者,在她所住的小区内,有不少家长是冲着名校的分校来买房的。

  记者了解到,随着北京新建小区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名校进驻小区建分校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难题。名校开办分校的方式主要有合并原有普通校、合并民办学校以及建新校等,而“一校多门”的现象也导致了在增加优质学位的同时,给教学质量带来巨大的考验。

  赵女士说,这所学校方面表示,学校所使用的教材、老师开展的教研活动、课程安排以及老师培训等,都将与本校完全一致。绝对可以保证教学质量。“毕竟有名校的基础,而且这个分校的硬件环境很好,唯一担心的恐怕

  就是师资力量。”赵女士告诉记者,由于一些名校分校的进入,有的社区房价一路飙升,甚至有些楼盘开发商以名校的分校作为卖点大肆宣传,给楼盘销售打出“入住小区,上重点学校”的“幌子”。“一个小区因为要建名校的分校,房价在一夜之间竟涨了2000!”

  面试:名校分校“一位难求”

  6月,童童参加了该小学总部的考试。“学校是通过游戏来考试,面试题就是模拟一个公共汽车的场景,几个小朋友排队上车,但车上的座位是不够的,老师便引导孩子为女同学让座,这时有的同学让座有的就不让座,可能这是学校考查学生素质的一种手段。”赵女士说,当天考试的人非常多,“当时我就想,能上则上,上不了也是正常的。”果然被她言中。最后童童没有出现在被录取的名单中。

  为防止落选,位于圆明园附近的一所重点小学的分校此前就成了赵女士的“备选方案”。“谁知打过电话去人家根本不接受报名。”这时,名校效应的光环依然在赵女士的头上盘旋。赵女士又接连给两三所名校的分校打电话,但都是一个结果,不是这个片区的,根本不接收。

  用赵女士的话说,“送钱都找不到门。”她告诉记者,经历过“幼升小”的家长都会心照不宣地达成一个共识,如果不找关系、不交赞助费,想上名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