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与学生动手能力

  • 日期:2012-04-02 11:34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中学美术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美育教育、促进其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之外,还必须通过美术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动手动脑参与学习。在美术课教学期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中学美术教学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笔者在多年的基层美术教学中体会到,中学美术课教学首先要重视对教材中技法内容的具体分析和指导,这是学生正确描绘与制作对象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艺术创造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素描、色彩,还是图案、手工制作,都既要紧扣每节课的技法重点,又要做到因材施教,通过表扬鼓励和具体辅导等手段,帮助学生解决技术上的困难。技术上的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学生动手的兴趣就会提高,动手能力才能逐渐培养起来,否则一切审美教育都是“空中楼阁”。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动手条件,加强技法传授,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想象、去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笔者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在“看”中参与。绘画和手工是由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知,也易接受。特别是同班同学的优秀作品展示,学生欣赏完之后都会自觉地学习其优点。在上课前,多拿一些前几届或自己班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同学按小组分别去欣赏,老师同时提出要求,布置任务,让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与示范,传授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班级同学共同交流,拓展想象空间,共同提高动手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动手能力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物。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一般不具备城市中小学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利用多媒体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的条件,但优美的大自然、安静的农家院落、朴实的村民都是极好的写生对象,利用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及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他们熟悉的农家生活。当学生用自己的画笔来描绘这一切的时候,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曾经习以为常的生活,是那么的不同寻常,是那么的美好。写生课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创作的兴趣,也锻炼了他们动手描绘生活的能力。

美术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美术教学特点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和手段。当然,教学方法本身又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教的方法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方面,这进一步说明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对于完成预定之教学任务是十分重要的。以上教学体会,是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具体感受,也是针对当前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的现实提出的几点看法,希望对基层美术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