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口才 > 领导口才 > 正文

将来高跟鞋、胭脂、口红也可以用

  • 日期:2010-05-04 08:53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1958年,邓小平同志来到贵州。当时我国正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党内出现了“左”倾错误,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加上缺乏经验,以致造成地方工业建设项目摊子大,战线长,投资规模膨胀,大大超过了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承受能力,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城乡人民生活一度十分困难。面对这样的困境,不得不进行调整。此时,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同志,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来贵州视察工作的。当贵州省委接到邓小平总书记要来贵州视察工作的通知后,便决定由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田维扬和当时担任省委常委、省政法委党组书记、副省长的吴实两人到清镇机场迎接总书记。1958年11月1日,邓总书记在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的陪同下,乘飞机抵达清镇机场。在乘车向贵阳方向行驶途中,总书记对吴实和田继扬说:“贵州光山多,要搞绿化。”还说:“公路太窄了,农村茅草房子太多,要改造。”抵达贵阳,总书记只略事休息,就开始了视察工作。11月2日,他在花溪区视察时,针对当时存在的浮夸现象,向花溪区负责同志指出:“你们去年每人产值是否有160元呢?”小平同志十分关心群众的生活,仔细询问:“房子怎么修?托儿所怎么办?娃娃怎么带?人家不愿入托儿所怎么办?”在田间又仔细询问农民伙食情况。当时,公社实行半供给制,忽视多种经营。针对这一点,邓总书记于11月3日在遵义市湘江宾馆召开的省委常委会议上,对省委书记兼省长周林等同志说:“要千方百计搞多种经营,搞点有色金属,搞点经济作物,必须搞有交换价值的东西。要搞铜县、铝县、铀矿县、烤烟县、麻县、木材县,总要搞一些特色。农业还要规划种多少麻、烟等经济作物。”“为了发展多种经营,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小平同志特别注意到交通和能源。
     他强调:“交通要搞,每一个公社要通公路。要搞水电站,先搞小的;每个水电站兼顾灌溉。只要水抓到了,综合利用是容易的。”他一再指出:“水利概念要改变,农田用小型水利来解决,山地以蓄水为主,拼命存水。”人民公社化以后,社员的生活出现了单调和千篇一律的倾向。有鉴于此,小平同志于11月4日晚向遵义地委负责同志说:“将来高踉鞋、胭脂、口红也可以用,电视、运动场都要有。办食堂,现在是办啥吃啥,可不可以个人有点机动?各个人口味不同,自己搞点咸菜,腌点腊肉,自己加一个菜,不可以吗?是生活越搞越单调,还是越搞越丰富?共产主义是把大家搞成一个口味,还是允许各人有各人的口味?穿衣服也一样,发钱自己买,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穿鞋也是一样,有的愿穿皮鞋,有的愿穿布鞋,还有愿穿草鞋的。该享受的应该享受。现在穷,问题还不大,富起来了就要求多样性。主活不仅是衣食住行,还有学习和文化娱乐,也是生活。”小平同志在视察过程中,已发现农民生活十分困难,他提出每家喂一头猪,腌腊肉,并风趣他说:“不要把云贵川的腊肉搞失传了。”他还进一步说,农村茅草房子多了,生产队应实行互助,用二个冬、春的时间改造茅草房。他当即估算了一下,每户农民购玻璃及小五金只需一二元钱,就说:“可以办。”在遵义县大风暴人民公社,小平同志对那里的负责人说:“各人有各人的喜好,要允许人们有这个自由。同样分三十元,有的愿意进馆子,有的愿储蓄起来买手表,各人自由支配。这就是说,要不要点自由?毛主席向来主张个人要有点自由,大集体小自由。”这段话体现了小平同志一贯的思想:搞革命,搞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改善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邓小平以人为本,想人民之所想,而且非常具体、细心。正因如此,他说出的话才有可感、可亲的地方,有一种真诚的对生活的向往,有一种古老而淳朴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描述的“国泰民安”的意境。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