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开学后俩高中生为他们的午餐买单

  • 日期:2012-04-11 09:34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简陋的小屋里,点亮希望。 记者 李经川 摄

  暑期前,本报与团市委联合策划推出关注农民工子女午餐问题的系列报道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暑假期间,很多爱心人士纷纷打来电话希望能帮助这些孩子。其中有两名高中生李晴川、仲国华多次打来电话,表示因为在沈阳念书,希望提前把午餐费交给孩子们,他们还想到孩子的家里去看看。

  两名高中生的社会实践

  李晴川和仲国华都是省实验中学北校区高二的学生。这个暑假,学校给他们布置的作业中有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放假在家的李晴川看到了鞍山日报刊登的《程冰燕的匆忙午餐“有咸淡”的花卷》的报道。“我一直都记得报纸上的那张照片,背景是灰暗的,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孩手里拿着一个花卷。”他们俩最终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定为关注农民工子女午餐,准备每人拿出平时攒的零花钱500元,分别为一个农民工子女交付半学期的午餐费用。

  29日,李晴川、仲国华来到他们帮扶的西长甸小学三年四班学生葛晨晨、李锐洋的家,把下学期的午餐费交给他们的家长,下个学期两个孩子就可以在学校吃午饭,不用再为交伙食费发愁了。

  孩子的生活条件比想象的苦

  葛晨晨的家其实是一间废弃工厂的门卫室,家中只有她和妈妈两个人,20多平方米的房子用一个柜子隔出餐厅和卧室。餐厅摆放了很多杂物,一包一包用编织袋装着,露在上面的是木头和碳,晨晨妈妈说,这是用来烧炉子的,因为没有煤气,他们都是靠烧炉子生火做饭。

  葛晨晨和妈妈也是刚刚搬到这里,这是妈妈的朋友借给她们住的,不用交租金。这对于只靠470元低保过活的母女俩来说已经是不小的帮助。470元,用于平时开销已经捉襟见肘,更何况每月100元的午餐费用,所以晨晨的午饭都是妈妈早上做的饭菜带到学校,吃的时候饭菜已经凉了。

  晨晨性格很内向,总是喜欢躲在妈妈的身后,在班级里也不爱说话。但是她最喜欢学英语,这个假期她每天都在家里学英语,因为没有钱请家教,她都是自学。李晴川带来了很多自己小时候的图书,其中有英语故事书,这让晨晨爱不释手,李晴川不时地告诉她陌生单词的意思和读法。

  李晴川说:“来之前也想过他们的生活条件一定很苦,可是真没想到比我想象的还苦。跟他们比我们的成长太幸福了。”

  每月的午餐费是笔大开支

  李锐洋的家在四方台村里,前一天的一场大雨让村里的路泥泞不堪,而小锐洋每天都要走这条路上下学。七拐八拐走到一个低矮的胡同口,两侧的房子用木板搭成,里面很黑,虽然是白天,还是看不清脚下的路,30多米长的胡同住了八九户人家,上午因为都外出打工,整个胡同显得特别安静。

  小锐洋的家就在胡同最里面,20多平方米的一个小套间,虽然没有什么家具,但是屋子收拾得很干净,房子的棚顶糊着报纸。屋子里很暗,有一股发霉的味道,白天都必须开着灯才能看见。为了省钱,一般白天家里是不开灯的。

  小锐洋的父母是从铁岭到鞍山的务工人员,每天都要为生活奔波。小锐洋的妈妈说,租这间房租金每月150元,是家里最大一笔开销,孩子每个月的伙食费是家里另一笔大开支,每个月交时总是一拖再拖。老家那边还有一个小儿子上幼儿园,他们每个月要往老家的爷爷奶奶那汇去一笔钱。

  小锐洋性格活泼,难得白天家里来了这么多人,他拉着仲国华大哥哥的手到处转。“你什么时候开学?”“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平时喜欢什么运动?”两个人聊开了。“他的生活很闭塞,很单纯,他从来没去过游乐园,从来没有自己的玩具。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多带他做一些他没做过的事情。”仲国华说。

  新学期即将开学,学生们将回到学校,而像葛晨晨、李锐洋这样家庭困难、难以支付午餐费用的孩子还有很多,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午餐的志愿者当中。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