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长 > 家教有方 > 正文

别让兴趣班毁了孩子兴趣

  • 日期:2013-07-27 08:23
  • 来源: 学习乐园
  • 浏览:
  • 字体:[ ]

     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Sam从幼儿园拿回自己全部的绘画作品, 妈妈就和他一起挑了几张宣纸画的,拿去裱糊并加上画框。裱画的老画工看见画之后,问:“他是在那学的国画?”妈妈说,这就是在幼儿园随便画的,根本没学过。老画工说:“别看没学过,还真有些国画的天分。”后来妈妈把这些话转述给爸爸听。爸爸问:“那你打算送Sam去学国画吗?”妈妈说:“不送,就让他在家里随便画。”妈妈还开玩笑说:“毕加索这些大师,穷其一生精力,就是为了画的和我儿子一样,我儿子现在下笔已经是大师了,为什么还要把他送到三四流的‘老师’那里,让他变成一个缺乏创造力的工匠呢?”
  坚持还是放弃

  关于架子鼓,5岁时的Sam开始很热衷,于是小巫找了一个老师教他,但是过了一段时间,Sam感到练习实在枯燥,就要求放弃,小巫同意了,至今Sam也没有从新拾起。有的妈妈会问,为什么不让孩子坚持下去?这样会不会孩子以后干什么都“知难而退”、“半途而废”?

  小巫认为,让孩子选择兴趣并坚持学习下来的最佳年龄是八岁以后,甚至等到十一、二岁都无妨。因为那个时候孩子的大脑皮层才发育成熟,能够懂得坚持、能够克服懒惰、能够忍受枯燥;那时的孩子的视觉、肌肉、神经以及协调、平衡、运动能力等等,也才发育成熟,很多学龄前儿童无法掌握的动作,学龄期儿童则不费吹灰之力;那个时候,孩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也都达到一定的水平,不容易受成年人左右和影响,会更加坚持自己的主意,尤其美术和音乐,更能发挥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最重要的,如果父母做得比较好,那个时候,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都已经建立得比较牢固,受到挫折不会轻易否定自己,也不会为了讨好家长而去学习。家长如果逼迫、代替孩子坚持,很容易泯灭孩子的兴趣,破坏亲子关系。

  为什么你要逼孩子

  前不久,小巫在中央七台做了一期节目,为一对母女做心理咨询。这位妈妈每个周末都要陪着孩子赶三个兴趣班,妈妈和孩子都很疲倦,一家人也几乎从没有时间一起外出游玩,或者在家里共度愉快的休闲时光。在录制现场,主持人询问小姑娘是否喜欢上这些兴趣班。小姑娘说自己喜欢,希望学好。这时妈妈却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小姑娘看见妈妈的眼泪也忍不住放声大哭。

  毫无疑问,小姑娘是为了让妈妈高兴才去上兴趣班、才表示自己喜欢兴趣班,但是孩子和妈妈的压力都很大。在现场,小巫让那位妈妈对这镜子里的自己说“我对你很满意”,但是那位妈妈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小巫告诉大家,很多家长就是因为对自己不够满意,所以用孩子来弥补自己的缺憾,用孩子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所以才会有那么大的动力带孩子四处奔波上兴趣班。

  孩子兴趣是如何被“偷换”的

  ■延伸阅读

  孩子兴趣是如何被“偷换”的

  有一个老头,住在一个广场边,广场上堆满了废铁桶。一群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都经过广场,都要对那些铁桶拳打脚踢,以此取乐。老头有心脏病,那些噪音让他很受不了。有一天,他拦住那群学生,对他们说,我很喜欢听你们踢铁桶的声音,我想让你们继续踢下去,为此,我给你们每人每天一元钱。小学生们很高兴,踢得更加卖力了。在他们踢的时候,老头找了一个地方躲了起来。一周后,老头又拦住那群学生,说我现在的经济状况不好了,我只能给你们每人每天五角钱了。学生们听了很不高兴,但还是去踢了。又过了一周,老头又对学生说,我现在不能付钱给你们了,但我还是希望你们每天都为我踢一阵子。学生们愤怒地拒绝了。老汉以此得到了安宁。

  我们在教育学生或孩子的过程中,有多少次像故事中的老人那样浇灭孩子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一生下来,都天然具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如果这些天然的动机一直保持下去,那他迟早都会成为优秀人才的。因为兴趣是学习一切东西的永不衰竭的动力。遗憾的是,很多人的天然的动机都被他们的教师或家长偷换掉了,动机从为了乐趣学习变成为了老师、家长甚至考试学习。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