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长 > 家长学堂 > 正文

孩子缺乏自控能力怎么办

  • 日期:2010-03-13 19:51
  • 来源: 教育网
  • 浏览:
  • 字体:[ ]
      缺乏自控能力在少年儿童身上是常见的现象,诸如思想不集中;做事虎头蛇尾,不能始终如一;或想到了,但做不到;或所谓“只有五分钟热度”,凡此等等,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未经足够的训练,尚不成熟的表现,也是难免的弱点。对此,父母要怎样做呢?  

      自控能力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能动力量,主要是指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控制主体自身的一种特殊的能动性。自控能力不能理解为消极的自我约束,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功能,使人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积极地支配自身,排除干扰,使主观恰当地协调于客观,并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去追求良好的行为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情况:  

      一是任性而行,不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是虽然主观上想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下过多次决心,但在行动上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比如有些孩子过度崇拜偶像,遇有歌星办签名会,即呼朋引伴去报到,身为父母,要如何应对呢?  

      很多学生在青少年阶段,都有他欣赏崇拜的偶像。他们正处于叛逆的年龄,找寻梦中情人和认同对象,是很正常的,身为父母不用太操心,回想年轻时,您不也有过对偶像发烧的现象?现代青少年对偶像痴迷的程度,不像以前贴几张海报就满足了。他们会收集偶像的各种产品,到处赶场请偶像签名,上网与偶像聊天等,这些追星行为,不胜枚举。青少年害怕孤单、害怕平庸,对自己不肯定,希望找到可认同的对象,而偶像正可以提供做梦和想象投射的空间。通常对自己较有信心,较肯定自己未来方向的人,对偶像情感的依赖就不会那么强烈,所以家中有迷哥迷姐,父母也不用太紧张,因为那也只表示,孩子还未找到肯定的自己而已。  

      其实,青少年崇拜偶像,就像感冒一样,有的轻微、有的严重,但,绝大多数的感冒,都会痊愈。建议父母可以这样做:  

      1.多关心、了解子女,和他们谈谈,聊聊为什么崇拜这位偶像?  

      2.和孩子分享崇拜的心情,作为生活的调剂,也算是陪他们一起成长。  

      3.提醒孩子,了解偶像之所以能成功的“过程”,有什么特质、优点、关键因素等,使之转为成长的助力。  

      4.不要对孩子的崇拜行为,给予负面评价。你的嘲笑、蔑视,只会使“代沟”加深。  

      生活本该轻松过,顺从孩子的天性,做孩子的朋友,珍惜亲子关系吧!  

      5.要培养孩子正当的休闲娱乐:打球、唱歌、参观、旅游、园艺、工艺……等。  

      总之,做父母的要能以身作则,针对孩子的问题多方了解,多讨论、寻求方法、点滴改善、长期陪伴、支持鼓励,这样才容易解决问题。  

      人的情感、欲望和这些非智力因素是人的行为动机和毅力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又带有自发性。情感如不经过自控机制的加工处理,任性而动,任情而为,就会出现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必将偏离正确的轨道,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这说明自控能力具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它能调动其他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的方面,消解它们的消极的方面,使一个人按着理性的要求去行动,从而克服各种放任、散漫、无恒心、无决心的情况。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自控能力在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动力系统中,起着一种枢纽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是这个动力系统的调节器和保险阀。自控能力,能够保证人的活动经常处于良性运行的轨道上,从而可以积极、持久、稳定、有序地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  

      对此,每个父母,都要有足够的认识,但是也不必为此过分着急。因为一般儿童的通病,也正是我们施教的依据。只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不放过每一个时机,严加训练,持之以恒,自控能力就一定能逐步增强起来。例如早起、锻炼、按时作业、有节制地花钱等等,都要明之以理,使孩子们能立下志愿,加强自控,注意训练,养成习惯,从而在习惯中形成优良的品质。
      比较有效的做法是:  

      (1)要教会孩子自控,你得向孩子展示自控,因此你要当一个活生生的自控榜样  

      有个心理学实验,给幼儿看有关“自控力”的录像,比如等妈妈来了再吃饼干、公共场所不乱跑、参观画展时不乱摸等,结果这部分幼儿比没看录像的自控力强。可见,自控需要榜样。  

      生活中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对象是父母,父母自控力的表现会影响孩子自控力的发展。比如有位妈妈跟朋友打牌,孩子就坐在电视机旁做作业;周末你没按时起床,孩子也趁机躺在床上看小说,放弃英语早读;父母忙起来顾不上整理房间,孩子书桌上讲义、卷子、本子也越堆越乱……所以,一个冲动的、情绪不稳定的、行动缺少自制的父母,必须先自己增强自制力,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制力。  

      (2)要注意电视、音乐、电影和电子游戏上暴力的等级,然后明确无误地给孩子定下要求,而且以后要坚持实践这些要求  

      许多孩子知道迷恋游戏不好,但屡戒屡犯。可见自控力是一种毫不含糊的坚定和顽强的毅力。有的女孩子一度痴迷言情小说,不仅成绩滑坡,还精神不振。但有的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说不看就不看,克制力非常强。孩子强大的自制力量并非天生,而是得益于我们从小对他进行的意志力培养。一般来说,父母会在孩子成功之后给予赞美和鼓励,对孩子活动过程中的自制和努力也不会视而不见。  

      有位父亲是这样对孩子的:孩子自制力很差,做事丢三落四,用品乱扔乱放,看电视没完没了,作业马马虎虎,弄得和生活都一团糟。父亲决定通过规则和纪律,来帮助儿子拥有自制力。他先找儿子谈心:“有人作息没规律,损害身体,进而影响,甚至弄得心情很差。可见,不按时睡觉、起床的小毛病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孩子说:“我也想改正缺点,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父亲说:“那就让规则来帮助你。”  

      通过讨论,父亲和孩子签下暑期规则:每天只吃一次冷饮;每天看半小时动画片;做完一门功课,收拾好课本再做另一门功课;晚上9点30分上床,背两个单词后熄灯;平时打篮球1小时,自己洗运动服。规则不多,只有5条,但订了就坚决执行,不马虎不迁就,更不允许任性骄横,为所欲为。两个月时间,孩子进步神速。因此,给孩子订立规则,要求他持之以恒地执行规则,对于自控力的培养十分有益。  

      (3)尽量不要对孩子的努力给予可观的报酬。帮助孩子建立一种内在的奖励制度,这样他就能对自己做好的工作感到满意  

      带孩子到商店去以前,要估计到孩子要求买玩具而哭闹,父母事先要和孩子讲好条件,只许看,不许买,不听话就不带你去。如果孩子表现好,答应他回家后给予糖果以示奖励。  

      (4)家里是孩子通过不断摸索学会控制冲动和应付压抑情况最好的场所。在游戏与活动中,不断强化孩子的努力与行为,他最终能应付自如  

      有这样一个例子:孩子刚上学,还不适应小学生活,加上性格外向、急躁,更加难以控制自己。有的时候上课插嘴、坐不住,甚至抢同桌的文具。对7岁左右的孩子,说教很难起作用。后来,孩子的妈妈发现在的游戏和活动中培养女儿的自制力效果极佳。比如让她当“老师”,她就很有耐心和礼貌。学校组织活动,让孩子当“交通警”,她竟能站15分钟“指挥交通”而不乱动;和同伴玩娃娃家,女儿当“妈妈”,她立刻变得柔声细语起来。活动和游戏能让孩子的自制行为日益积累,内化成为习惯。因此,应鼓励孩子参与活动和游戏,孩子便能在自然生动的条件下发展自制力。  

      (5)孩子们需要操练做出道德上的决定,因此要帮助孩子思考可能产生的结果,然后引导他去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样,他最终将学会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正确行事  

      父母也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让孩子逐渐形成评价自己行为和情绪的能力,掌握相应的规则。有的父母总觉得和孩子讲道理是白费力气,不如直接命令,其实真正的自控恰恰来自于孩子的理解。父母既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又不能放弃耐心说服,坚持这样做,孩子就会掌握一套评价自己行为的规则,达到真正的自控。  

      当孩子为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烦恼时,你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产生积极的思维:这一切都是暂时的,自己的需要过一会儿也会获得满足的。例如,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争抢玩具,在放弃时,你可以教他这样安慰自己:“现在让给他玩,过会儿就可以轮到自己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