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中学生集体抗议补课谁该反思

  • 日期:2012-04-12 12:43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10月31日《重庆晨报》报道,10月30日,重庆江北建新中学初三年级近200名学生拒绝进校,集体抗议学校要求他们周末补课。

  老师牺牲休息时间补课,还不是为了学生?对学校、老师的良苦用心,学生未必不明白。但抗议补课的举动明白无误地显示,他们对此并不领情,而且如果不是忍无可忍,也不会选择这种多少有
些极端的方式。忍无可忍的情绪,忍无可忍的情绪下反抗方式的“不择手段”,重庆中学生的举动透露了一些危险信号。如果这些信号不能得到足够重视,教育将潜伏更大危机。

  从表面看,学生抗议补课针对的是学校,但难道只有学校应反思吗?“哪个愿意在禁补令颁布后顶风违规补课?是家长强烈要求学校帮助他们管理孩子。”这是建新中学校长的说法。我也相信此言不虚。其实,即使学校不补课,家长还是可以给孩子找各种班上。我的一位朋友,周末的重要工作就是带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上奥林匹克数学班。因为强迫他们的是家长,也因为孤零零的个人容易遭“镇压”,孩子至少不会用比较激烈的方式反抗,但压抑久了,终有爆发的时候。学生抗议学校,也给家长敲了警钟。

  更需要反思的是教育部门。是什么让升学率成为学校追求的惟一目标?又是什么让家长把让孩子考上一所好中学、好大学作为最大的追求?是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沦为“学习机器”是一种必然。然而,难道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学习机器”吗?“学习机器”能给国家带来美好的未来吗?

  求学当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违背了学习规律,注定不能取得理想效果。当学生只是出于“学习机器”的本能学习时,也就意味着创造力的枯竭。更重要的,他们还是孩子,学习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也不应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一个人,在他长大成人回首走过的童年、少年路时,一旦繁重的学业成为惟一回忆,他的人生是有缺憾的,而这种缺憾也容易导致人格缺憾。对重庆中学生这种符合人性,也再正常不过的要求,我们必须给予积极回应。

  完全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需要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彻底转变,但这种转变需要较长时间,我们等不及。在过渡期内,教育管理部门必须采取非常措施,对所有的补课,对打着“兴趣班”旗号实则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各种培训班,必须一律叫停。这种“一刀切”或许有点矫枉过正,但我们必须这么做,也只能这么做。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